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十章 毒草与神农(2/2)
花青调出来。”

    管循循善诱。

    “这个黄色也很漂亮啊。前几天看到四娘涂了黑色的唇膏颇有新意。不知涂个藤黄的唇色是不是也很有趣?”上官大小姐一行说着一行拿了藤黄便向自己的朱唇比去。

    “……黄唇怎么可能漂亮……下边这个是赭石……天啊你不活了!”一看上官玥真地拿了藤黄向唇上画去卢鸿只吓得魂飞魄散跳起身来一把将上官玥的手腕抓住。

    “哎呀你做什么?”上官玥这几天虽然与卢鸿颇为亲密但见卢鸿如此莽撞地抓住自己的手还是吓得花容失色手中的藤黄“吧答”掉在地上。

    卢鸿弯腰捡起地上装着藤黄的纸筒对着满面通红的上官玥说:“我的姑奶奶你可真敢干啊。知道这是什么么?藤黄啊!知道?那它还有个名字叫‘见血封喉’这个知道吗?”

    上官玥听了这个名字才知道卢鸿刚才为何这般冲动。这藤黄虽然颜色鲜艳可爱原来却是剧毒无比。想起自己举动也着实冒失一时以手抚胸不由心口突突乱跳。

    传统中国画所用的藤黄产自极南的荒蛮之地乃是一种叫作“血封喉”的树条汁液采集而得。当地土人采集时在树藤条上砍出口子滴出的汁液色为黄色故称作藤黄。藤黄本是剧毒之物当地土人以之涂在弓箭之上射中人物见血立毙故人称之为“见血封喉”。因此谚语道“藤黄莫入口胭脂莫上手”便是为此。

    上官玥听卢鸿解释完藤黄的来历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不敢再胡闹老老实实地继续开始自己记录颜色的工作。只是卢鸿却吓出了一头大汗看着上官大小姐活脱脱便是一个当世神农。

    上官神农虽然偶然有些冲动但才华确是一等一的。几天功夫下来所作的画谱总论、分述等文字不只清楚通晓更兼词句华美就是卢鸿看了也是称赞不已。一手簪花小楷学王献之《洛神赋》笔体秀美绝伦才女之名确非虚誉。

    卢鸿对上官玥颇为称赞但在卢鸿面前上官玥可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强的。就算是自己最得意的诗词之学卢鸿也足够当她的师傅这一点她可是心服口服。

    在一次讨论词句时卢鸿偶然提起了平仄之说谈起了诗词格律。上官玥初听之时便大加反对。二人也不知争论了多少次总是无法说服对方。

    上官玥为人单纯性子也很是随和但一旦说到诗词等方面来时却极有主见。只要不是真正说服她根本不用想她会随声附和你的意见。上官玥本富诗名对于诗词等自有一番体会。虽然她对卢鸿所作的诗词极为佩服对于卢鸿提出的律诗格式见解却绝不同意。

    上官玥道:“卢公子你所说平仄等道理确是极为精到的。如坊中做曲子若说依此而为以便传唱也无不可。如你前时《短柱》佳篇偶然游戏之作自然可喜。只是若以此为常例却是束缚了手脚如人入桎梏如何能随意起舞?”

    “上官姑娘在下这格律之说只是于古体诗行之外另具一体。不论五言七言诗句本就强调格式总须词调铿、起伏有致才便于诵读歌咏。令尊所作诗句辞章华美更倡‘六对’、‘八对’之说世人称为‘上官体’于格律亦深有研究想来上官姑娘自然也不用我多说。”卢鸿说着又轻声吟道:“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令尊此诗音律协美吟诵时朗朗上口可见格律之美。”

    上官玥好看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说:“玥平常对家父的诗体便并不赞同。虽然世人均称上官体词藻华丽绮错婉媚声调铿。只是细细读来却言之无物终少深致。公子所诵家父之作当真便觉得其为佳作么?只怕公子也不以为然吧。玥观公子昔时之作‘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这等才情怎会将家父之作视为圭皋?”

    卢鸿脸上不由一红适才他说的上官体之作心里确实并不是如何赞成。只是他向来辩论均惯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上官玥之父上官仪乃是当朝诗作格律大家因此便拿来堵上官玥的嘴。没想到上官玥一论及诗词连她父亲的账也不买刚才的话说得也毫不掩饰倒让卢鸿大觉惭愧始觉得自己一直以来还是小瞧了这位上官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