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木鸡。一个聪明伶俐的慌忙上前行礼一边为蔡京安顿座位一面忙不迭地请罪道:“小人等只是闲来无事说些题外话并非有意怠慢差事。阮相公和何相公刚刚出去说是要会会那高丽使节……”
听他这么絮絮叨叨地一说蔡京心中的不满也就渐渐淡了随即把心思放在了政务上。听得阮大猷和何执中去见高丽使节他又追问了几句最后才满意地止住了话头但仍不免告诫道:“都堂重地今后若是再让我听到这些闲话定不轻饶!”
阮大猷和何执中联袂见过高丽使节王继之后高俅便正式以大宋宰相的身份高调接见了他。这一次却并非是官样文章而是一系列实质性内容而王继身为高丽重臣当然知道国中情况并不妙言谈中不免赔尽了小心。
倒不是说高丽国中有人反叛或是其他乱事而是面对正不断展起来的金国高丽君臣上下不免有一种迫在眉睫的压力。由于受到中原汉学的影响高丽也同样存在重文轻武的现象对于军人始终严密提防。
但是在这种非常时刻如果靠文官指挥军事一旦败北动辄便有亡国之祸这也是他们不得不在外寻求援助的一大原因。
“高相公我国向来仰慕中原正统之前虽然臣服于辽不过是迫于无奈罢了。如今女真蛮子崛起于辽东只知道用杀伐之道攻略八方实在是……”王继摇头晃脑地说着突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形容最后干脆用了“化外蛮夷”四个字。
而高俅在旁听着脸色不动毫分。高丽就是如此样样都是学中原礼仪制度时常痛斥别人是蛮夷岂知在中原人眼中孤悬海外的那个半岛还不是同样地蛮夷?中原泱泱大国自负一下同样可能带来不测之祸这高丽不过弹丸小国居然有资格嘲笑别人是蛮夷?
当着王继的面他当然把这些心思都收在了心里静静听完之后便笑道:“女真如今建国大金就连辽国也在它的锋芒下败退下来贵国局势确实可虑。不过贵国不是辽国臣属么倘若与辽国联合两面出击怕是女真人会吃一个大亏才是。”
听到这个建议王继的脸色却有些尴尬支支吾吾了好一阵子才叹道:“相公此议确实是好办法只可惜我国朝中意见不一所以这出兵一事……只怕难以如愿。”
高俅心底冷笑一声哪里不明白高丽的如意算盘。虽然臣服于强辽的铁蹄之下但是高丽国中一向对这种现状非常不满。如今辽国兵败他们那些士大夫拍手称快还来不及哪里会想到和辽国联合先把女真打败?这些人十有**是和大宋打的同样主意坐看鹬蚌相争到时候准备作那个最终得利的渔翁呢!
可惜的是这世界上有一个打这种如意算盘地人就已经够了不需要第二个!
心里这么想着高俅脸上的笑容却愈温和对答之间似乎对大宋和高丽的关系有着深深的自信。几个回合下来王继对达成此行的目标不由愈自信言语中不免就流露出了一些其他意思。
“说来也是天降洪福大宋在西北连战连捷而敝国王后也在不久之前生下了王子吾王已经有意将其立为太子。只是我国大王听说贵国天子刚刚丧后所以……只是没想到大辽抢在了前头居然将大长公主嫁给了陛下实在是有些遗憾……”
听王继在那里自说自话高俅很有一股大笑的冲动。说起来赵佶实在是抢手货辽国刚刚嫁过来一位公主也就罢了这高丽居然也有这种意思!只是辽国毕竟还是大国高丽区区一岛国也想用联姻这种办法抓牢大宋未免想当然了一点。据说如今的高丽王王俣比赵佶还要大三岁这若是真的择一位公主嫁过来只怕还是一位长公主。
居然一连两次都是自己碰到这种事!
高俅随口敷衍了王继两句待到离开会馆之后却长长嘘了一口气。
辽国是先提出提议然后造势而高丽却先造势再提出提议不免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想到后宫那些嫔妃对此的反应他更是微笑了起来。幸好这种左拥右抱的美事还不用他来为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