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左仆射中书侍郎鲁国公蔡京致仕!
对于三月开春的东京城来说这个消息无疑相当于一场地震。尽管事先已经有过无数预兆尽管蔡京的病情已经传得满京城都是沸沸扬扬的谣言尽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蔡家父子在明争暗斗但是谁也不曾料到蔡京居然会这么快落马。
按照大宋的致仕惯例大臣年至七十以上者若不致仕御史可以弹劾。但是这条规定往往针对于寻常大臣而对于宰相却宽容得多。
宰相七十多岁还在任上是相当平常的事而天子往往还会优抚有加。而蔡京如今只不过六十四岁用一句老话来讲说是正当壮年也不过分现如今居然说致仕就致仕了?
这不由得让人们想到了熙宁名臣吕惠卿。当年正当盛年的吕惠卿也正是在宣仁高太后执政期间被强令致仕最后虽然在哲宗年间一再复出却已经斗不过年富力强的章惇曾布等人新党领袖的宝座亦拱手让人。如今蔡京这一致仕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
“这一天终于到了!”
高俅站在庭院中看着那一簇簇开得正艳的迎春花长长嘘了一口气。一直以来的流言以及蔡府流露出来的迹象还有蔡京的病都已经把所有人的心压得沉沉的而蔡攸自然是压垮蔡京的最后一根稻草。始作俑者是自己利用这个机会的是赵佶而主动送上门来给人利用的则是蔡攸。众人各取所需而真正的胜者只怕不会是自以为得计的那个人。
“蔡元长主宰朝堂的日子确实过去了!”
身后传来一声悠悠长叹他转头过去见严均缓步走来便微微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严均的心意这一位对于政事堂并没有异常的执著而相比严均的年纪而言。枢密使这一职位已经是极度尊荣因此短时间内并不急着谋求更进一步也是很自然地事。
但是朝中只要有蔡京在那就是一尊谁也不敢小觑的大佛。而蔡攸无论如何上窜下跳其影响力都是不可能胜过乃父的更不用说建立起犹如蔡京当年那么庞大的班底更不可能让无数大臣趋之若鹜前去投靠。
说来说去他还是借助了蔡京自个的力量——要知道。蔡攸这个儿子可是在蔡京身边耳濡目染长大的就是那些心术权谋何尝不是蔡京亲自所授?也只有熟悉蔡京一切的人方才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一击制胜。而换成他自己同样地花招用出来未必就能够成功。
高俅苦笑一声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慨然长叹了一声:“身在朝堂的人就绝不可能光明磊落此话真真一点不假。”
这是很自然的事朝堂原本就是天底下最龌龊的地方那些被史学家称赞褒奖。誉为一代清官名臣的人。若是细究未必就是纤尘不染的。而那些名垂青史的人更多的是被一层层光环包装起来的。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说一个人在官场上就从来没有做过亏心事从来没有暗算过别人其实真是未必。
而高俅很清楚一点他大约是清官兴许也能够当一个名臣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赤胆忠心地忠臣也不是一个纯臣。他地经历注定他不可能走那种路线。也注定他不可能不重视权术。他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可能有很多朋友但是从内心来说他一定是孤独的。
蔡京时时刻刻担心有人在背地里对其不利而他高俅何尝不担心?
他是有很多理论藏在心里但是有什么用将这些大刀阔斧地丢出来进行改革?要真是那样只怕他比王安石的下场更惨。毕竟人家王荆公曾经负天下名三十年。而神宗即便曾经两次罢王安石相但归根结底那情分却是永远不可能丢开地。
王安石选择的是彻底改革而他选择的则是至上而下的潜移默化如果没有王安石的基础如果不是士大夫已经习惯了那种激进的做法也反对惯了那种激进的做法他的手段即便再温和只怕也是徒劳无功。而他看似做了很多其实更多的是什么都没有做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寄希望于君明臣贤其实才是最实际地事。
高俅微不可闻地轻叹一声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