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十七章 关中(三)
    九月凉州官属共上张重华为丞相、凉王、雍、秦、凉三州牧。重华屡以钱帛赐左右宠臣;又喜博弈颇废政事。从事索振谏曰:“先王夙夜勤俭以实府库正以仇耻未雪志平海内故也。殿下嗣位之初强寇侵逼赖重饵之故得战士死力仅保社稷。今蓄积已虚而寇仇尚在岂可轻有耗散以与无功之人乎!昔汉光、武躬亲万机章奏诣阙报不终日故能隆中兴之业。今章奏停滞动经时月下情不得上通沉冤困于囹圄殆非明主之事也。”重华谢之——

    引言摘述

    赵军遭到第一轮打击后上到麻秋下到普通军士无不惊惶不安他们从来没有受到如此怪异的打击晋军还在两里之遥这铺天盖地的打击就飞了过来而且这种从天而降的打击对于精神上的打击更胜于**上的打击。

    左边的同僚在从天而降的“天火”中嘶叫挣扎最后变成一个火人在声嘶力竭中伏倒在地变成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右边的兄弟被从天而降的长箭穿体钉在那里动弹不得睁着无助的眼睛慢慢地喘着气声息越来越弱。许多无比惶恐的赵军军士趴在地上在嘶叫、挣扎、鲜血、死亡中一动不敢动在他们心目中以前无论多么惨烈的战斗都远不及今天来的有震撼力。

    天上的打击却一轮接着一轮声势惊天动地有如山崩地裂又有如飓风骤雨。赵军前军军士感觉自己如同在地狱一般度分如年。而赵军中军和后军军士在后面看到天空无数的陨石、长箭矢破空呼啸而来只砸得前面地动山摇火光四起惨呼声震天然后一股血腥味混着一股焦糊味淡淡地飘了过来。不明情况的中军、后军顿时鼓噪起来军士们纷纷睁着着惊恐的眼睛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而这个时候晋军中、后军忙得不亦乐乎。

    在中军上百部床弩犬齿纵错地排列着每一部床弩旁边都有四个人分成左右正在使劲地搬动着绞盘。转动的绞盘轴带动着上面的“简易齿轮”然后再通过一级级的齿轮组变和滑轮组的配合出吱呀的声音带动着床弩主槽上的牵引杆向后缓缓移动而牵引杆慢慢地拉动着主弓弦不一会就把由巨大的前、后、主三张弓组成的弓臂拉满。主弓弦被拉到扳机处吱呀一声挂在上面了。两边的床弩手开始快地回转将牵引杆退回原位而一名等候已久的床弩手一一将近丈的长箭矢小心地倒插进并列的三道箭槽一直让箭尾和主弓弦中间的粗横处接触上然后赶快闪到一边去。

    这时弩长走到床弩架的后端检查一下各处最后核实一下标识床弩仰角的弩主架和直垂线的夹角是否没有变动然后将一面小红旗插在床弩旁边的高木架上表示一切准备妥当。最后站到床弩后面拿起了一杆木锤等待命令。

    只听到床弩营统领一声令下弩长抡起木锤对准床弩后架的一个突出的木块就是一锤只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床弩上下抖了一下三支长箭骤然离弩带着一阵呼啸声直飞长空向远处飞去而床弩手却又围了上来开始新的一轮上弦上箭。

    在后军中场面更为惊人和宏大。

    数十部有两丈多高的木塔立在那里一个更为巨大的绞盘在木塔两边。左右两边各有三个人在绞动着绞盘上的木桩使得巨大的绞盘转动起来。也是通过“简易齿轮”和滑轮组最后带动着一根转轴上卷缠着一根粗绳粗绳的一端拉着木塔上原本高高翘起的长木杆。

    由于转轴的转动跟着卷动的粗绳拉动着每边长有近两尺、直长近两丈(曾氏标准将近八米)的方木杆慢慢地向后转动越转越低最后杆顶几乎贴着地了。而另一段原本贴着地的短木杆却被翘了起来它比长木杆要粗的多每边长有近四尺但是直长却只有不到八尺(曾氏标准不到两米)底部吊着一个立方形巨大的石头配重。

    长木杆被拉低后它顶端上的粗大皮带绳套也落了下来被一名石炮手整理好放置在木塔底部的一个长方形木槽里的前端而木槽足有三尺宽。两个石炮手小心地抬着一个“火弹”过来将它放在木槽上刚好在绳套的后面。

    火弹看上去是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圆筐里面满是羊毛油脂混合团。这些混合团是用干燥易燃的羊毛、松木混合油脂、木炭硝石粉做成一个个小小的“肉丸子”再放置在一个竹子圆筐里。

    一切准备妥当后炮长也是插上一面小红旗再随着石炮营统领的一声令下炮长一板石炮后端旁边的木杆转轴一端的齿轮顿时和旁边的齿轮分离。于是在悬空的配重作用下短木杆迅向下坠带动着没有约束和拉力的长木杆向空中翘起来。转轴在轰隆声中飞快地反向转动着卷在上面约束和拉动长木杆的绳索迅松开随着长木杆巨大的抛物线运动而越变越长。而在同时木杆顶端的绳套也随着长木杆运动起来它先带着已经被点燃上半部分开始呼呼燃烧的“竹筐火弹”在宽大的木槽里做了一个直线滑动然后随着越翘越高的长木杆骤然一甩而飞上了空中沿着长木杆已经划出的抛物线向前方飞去。

    长木杆翘到了最高点还向前扑了一小段距离最后被木塔的横木给挡住骤然停止了运动。而获得能量的火弹却继续飞行脱离了绳套直向前方的赵军飞去。

    看着火弹如陨石流星长箭如夺命长矛从自己头上飞过向对面远处的赵军倾泻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车胤不由感叹道:“如此利器谁能抵挡?”

    旁边的曾华骑在风火轮却笑而不语继续欣赏自己一手促成的场面。做为一名机械专业的二年级大学生曾华不会大炼钢铁也不会造枪造炮这是曾华“专业不精“或者是“军事知识不够深厚”而且也受当时的工艺和科技基础的约束。要是知道自己会穿越就好好学习也不用现在还是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曾华有时总是这样叹息。

    但是做个齿轮、滑轮组进行一些机械和工艺改造曾华还是会的。而配重抛射器和床弩的原理对于曾华来说更是简单往上做一些技术革新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曾华理论越时代沔阳工匠们的工艺也不错在当时也算先进的。两者一配合配重抛射器三弓千米床弩自然而然就被研制出来了。要不是沔阳的生产能力有限也不会只有这么一点让曾华更是感叹场面不够宏大。

    数轮空中火力打击之后赵军前军开始混乱了有不少军士开始纷纷掉头往后跑边跑还边惊恐地尖叫高呼好像被无数晋军追杀一般。而赵军的中军、后军只看到天上飞来无数的东西虽然没有砸到自己的头上但是前军的鬼哭狼嚎却告诉他们前面不是人呆的地方前面的同僚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当看到前军有人开始惶恐地后撤时中军和后军也开始混乱起来了尤其是更不清楚情况的后军简直成了一群麻雀一样只要再有一点动静就能让他们扑通起来。

    看到如此情况曾华果断地下令全线进攻。

    在一阵“万胜”的欢呼声中一万五千多晋军步军排成一个巨大的方阵战线缓缓地向赵军压了过去而一万余飞羽羌骑也在侧翼开始策动坐骑开始向赵军侧翼的骑兵慢慢地压了过来。

    麻秋看到这种情景心里不由大急但是却丝毫没有办法。他正在拼命地弹压前军的混乱但是每次稍有效果却被呼啸而来的空中火力打击将努力的结果化为泡影反而更加深了混乱。

    晋军很快离赵军前军只有一千两百尺这个时候石炮和床弩都停止开始射。赵军前军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能再看到灿烂的阳光能再呼吸到清醒的空气能在死去的同僚旁边继续活着这的确让人激动和庆幸。

    但是赵军的庆幸和激动没延续多久一阵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