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十七章 金城之战(二)
    主闵复姓冉氏尊母王氏为皇太后立妻董氏为皇后太子胤、明裕皆为王。以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其子皆封县公。遣使者持节赦诸军屯皆不从——

    引言摘述

    在等后厢部众渡河的时候曾华看着西边的广袤土地不由问朴道:“素常前面是哪里?”

    “回大人前面应该是凉州武威郡治下的围县那里和靖远都原是乞伏鲜卑的据地。”朴是天水郡人对陇西这一带的情况非常了解。

    “乞伏鲜卑?”曾华有点头痛了“怎么到处都是鲜卑人呀?”

    “大人鲜卑和乌桓同属于东胡前汉时都役属于匈奴。后匈奴崩溃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西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部众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鲜卑又名师比、犀比因其祖先出自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麓)故又名鲜卑。”朴不愧是陇西通而且也做过吐谷浑的军师对鲜卑的典故了解的很清楚。

    “原来是这么回事。”曾华点头应道心里却乐坏了以前有个车武子走到哪里都能掌故张嘴就来现在换了一个朴照样如此自己看人还有很有一套的嘛至少这行军不寂寞了。

    “鲜卑说是一族不如说是一个部众联盟。自从其领檀石槐在前汉末年一统鲜卑后鲜卑就开始南迁漠南。占据塞外之地。此后鲜卑共分为三支一东鲜卑有慕容、宇文、段三部现在是慕容氏一家强势;二是中鲜卑现在是以拓拔部为雄;三是西鲜卑有大人已经灭掉的吐谷浑还有陇西鲜卑数十部其中以乞伏鲜卑最强。”

    ||:=传说是居住在北海(今贝尔加湖)的高车丁零人南下。于鲜卑族融合而成分乞伏、斯引、出连、叱卢四部。先至大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和朔方北(今黄河河套北)后其领拓邻率五千户又南迁至夏(今河套南)部众稍盛约五万余。由此向西迁至乞伏山(今贺兰山东北抵黄河的银川一带)。随即拓邻又率部向南迁徙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清水河流域)有部众七万余的鲜卑鹿结部迭相攻击。鹿结兵败后南奔略阳。于是拓邻等居高平川势力渐盛。”

    “拓邻曾孙述延在位时吞并了鹿结部、莫侯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密贵部、裕芶部、提伦部等诸鲜卑部落拥有部众十多万最是强盛据有苑川(今甘肃省兰州市东榆中县东北)、勇士川(苑川东今甘肃省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牵屯山(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一带。述延死后。其叔父、总理国政的乞伏师傅(相当于丞相)柯埿之子傉大寒被立为领。此时北赵石勒大军已经攻入关陇多次攻乞伏部多损其部。傉大寒不敢拂其锐锋。惧而退迁于麦田无孤山(今甘肃省靖远县北)。”

    ||师与北征的魏兴国大战数场不分胜负。后来兴国将军引姜楠校尉在平安定郡之后领三万羌骑北踏大败其军斩万余俘部众近五万。傉大寒受了伤加上畏惧在心所以西逃过河水后不久就病死了其子司繁立。”

    “这个我知道战报上有写不过姜楠和魏兴国都是大老粗只是一笔收靖远土著数万我怎么知道原来打的是乞伏鲜卑呀。”曾华这才有点恍然大悟。

    “大人不知道这些偏远小部落是应该的要不是属下生长于天水又被吐谷浑用为文事数年否则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朴谦虚地说道。

    “素常你原本就是博学之人跟武子先生不相上下你也不用客气了。”曾华摆摆手阻止了朴地继续谦虚说道:“素常你继续说说这乞伏鲜卑地事情吧。”

    “好地大人。”朴也不客气了继续介绍:“但是从这里再往西却是秃鲜卑部的地盘了。秃鲜卑的先祖拓拔匹孤和拓拔鲜卑先祖拓拔力微同是兄弟只因拓拔力微继承部落领做为长子的匹孤只能分得部众于是大忿领部沿河水南下至河西、陇西。前魏镇西将军邓艾都督陇右诸军事时迁秃等部鲜卑数万人至河西陇右雍、凉二州之间游牧于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即大致东起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北的牵屯山、靖远县北的麦田城西至今青海湖东南至今青海省贵德县北接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其领树机能率众攻破凉州占据郡县阻断陇西与河西之交通朝廷大震遣武威太守马隆统军攻之。树机能部碎跋韩、且万能等率众万余落归降马隆前后诛杀及降附者以万计。是年十二月隆遣归降的率善戎设骨能等与树机能大战树机能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杀秃部复降于晋室。后来西有吐谷浑、凉州东有乞伏部、北赵等相继强起只好盘踞在凉州广武郡一带(广武郡是凉州张氏分金城西边地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并此三县而设的治永登县)历经默默数十年又兼并零星鲜卑越质部、豆留輢部、叱豆浑部、叠掘部、悦大坚部、仆浑部等后渐强盛。这乞伏部和秃部历来不合应该会有冲突详细情况魏兴国当更清楚。”

    “兴国留在河东了算了吧。反正我这次来河西就准备捞上一票再走。不管他乞伏还是秃谁不服就打谁!”曾华最后说道。

    “报告大人小的率领前锋前进警戒西进百余里现有三十余名凉州军巡逻骑兵于是小地就带着部下把他们包圆了无一漏网共俘得十九人其中有一名军官。已经带过来了。供大人盘问。”先锋狐奴养策马过来禀报道。

    曾华一听。很感兴趣立即翻身下马就地停留叫狐奴养把俘虏军官带上来。

    “你叫什么名字?”曾华问道。

    “小的叫李才。”在数十名持刀虎视眈眈的亲卫环视下俘虏军官吓得不轻哆哆嗦嗦地回答道。

    “我问你这鸽阴渡口如此险要的地方你们为何不广设哨楼游骑呢?”曾华问出自己的疑惑。

    “回大人。谢艾谢大人掌军事地时候。曾经在这里遍设烽烟台和游骑。后来谢大人去了酒泉张祚张大人接掌了军事就没有大管这里了。接着沈猛沈大人来了这里说这里地广人稀不可能有敌人从这里渡河就把烽烟台和游骑都撤了还把这里地守军都调去监视西边的乞伏和秃鲜卑部。”李才虽然说得结结巴巴但总算说清楚了。

    “监视乞伏和秃部?”曾华有点奇怪了。

    “是地大人西归地乞伏鲜卑和秃部冲突了几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