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这边来本书会越来越好的!)
王叔文不禁奇怪广陵王不是去凤翔督收夏粮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到了长安?不过见李诵神色平静知他早已知晓便不问。见李诵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就继续表自己的看法。他的意思和李诵在史书上看到的差不多就是以右金吾卫大将军范希朝或者左羽林大将军李愿——就是西平郡王李晟的长子李愬的长兄——充京西神策军行营节度以韩泰为行军司马不声不响地把兵权夺了来。李诵知道这个计划是好计划可惜历史证明是失败了的于是称赞了王叔文几句只说要从长计议。听得王叔文面上不免有些焦急。
李诵和王叔文把事情商议完了后才下令宣李淳进来。李淳现在和王叔文已是很熟所以李诵也没要求王叔文回避不过王叔文还是告退了临走的时候王叔文忍不住说了一句:“陛下广陵王……”
李诵以为他怕广陵王会和俱文珍有牵连就笑道:“这个朕自然知晓王先生尽可放心广陵王是不会与此乱臣贼子往来的。”
王叔文补充道:“陛下臣的意思是此事当让广陵王知道。自薛盈珍事后俱文珍便曲意逢迎广陵王臣怕广陵王年轻。”余下的话他就不讲了再说下去就是挑拨皇帝父子关系了。
李诵知道王叔文几十年来辗转下僚饱知人情从不惮以恶毒的眼光看人虽然剑走偏锋但也是为自己考虑便道:“朕心中有数。”王叔文才退下了。
前不久李淳被派往凤翔督麦,昨晚却是才回来京中的事只是有所耳闻哪里想到俱文珍已经打他的主意了?今早李诵到宫中有关衙署交卸差事准备向父皇问安并汇报此行相关却听说昨日父皇大怒连药都没用于是交割一完立刻前来御书房看望父皇。到了御书房却被李忠言拦下了。
李忠言知道李诵正在等李淳就笑眯眯地道:“殿下回来了殿下这一去可是想死老奴了陛下正在和王先生商谈请殿下稍候老奴这就去通禀。”
等了好久终于看到李忠言笑呵呵地握着拂尘走了出来看见李淳躬身施礼道:
“殿下陛下宣您进去。”
如果说当初只有俱文珍和那姓仇的小宦官看出李淳的前途的话现在朝廷上下甚至市里乡间都知道广陵王入主东宫为期不远了故而朝廷上下对李淳都极为客气就是舒王李谊见了他都老远上前拉住手问寒问暖。但这李淳却并不张扬反而更加低调为人也比做皇长孙时更加谦和。即使是在唐朝做人低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要做太子的人没有傲气反而谦和有礼尊老爱幼笑脸迎人因而朝野上下包括俱文珍等在内对广陵王的评价更高了。这也是俱文珍他们推举太子时不得不先考虑李淳的原因。
李淳知道李忠言是李诵近臣这些近臣虽然不起眼但是对皇帝的影响往往却会很大而且自己父亲之所以可以坐在皇位上是在是多亏此人所以一见李忠言如此忙躬身回礼道:
“多谢李公公了。本王此次从凤翔回来别的什么倒也没带只有两坛好酒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