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卷 第二十章
    (周末了各位大大砸票支持啊!)

    天空湛蓝无比纯净的不夹杂一点杂质抬头仰望还能看到在远空翱翔的雄鹰。将视线稍稍回收平视长安城许多高大的建筑都变得矮小了在许多高大的绿树的簇拥之中一层层延伸开去望不到头。低头俯视下面广场上是挤挤挨挨的人群正在翘以盼。四周都有铠甲亮丽的仪仗兵骑着毛色鲜亮的高头大马手握槊、斧、锤、戟等兵器威风凛凛。

    这里是大明宫丹凤门上丹凤楼李诵就站在丹凤楼上。身后是皇子亲王群臣下面城墙上是百名大嗓门的千牛卫士兵再往下是跪伏的万民。

    李诵第一次来这里是在二月末在这里宣告大赦天下诸色榷税并宜禁断。这一次是第二次他将在这里宣告免除天下百姓的积年欠税。

    时辰一到仪式就正式开始了。大雨之后天气很热虽然丹凤门上有风吹过头上有黄罗伞盖遮着李诵却身着正装层层叠叠热得要命。

    这样的苦事李诵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样推给皇长子李淳可是这次他却坚持要自己参加。

    一系列隆重的仪式后中书令杜黄裳请示过李诵开始宣读圣旨李诵站在城楼上下面万民跪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承九圣之烈荷万邦之重……二十一年十月已前百姓所欠诸色课利、租赋、钱帛共五十二万六千八百四十一贯、石、匹、束并宜除免。

    钦此。

    臣中书令杜黄裳

    中书舍人郑絪

    门下省给事中……”

    原来唐朝制度最是严格严谨为防止皇帝乱政君权相权相制太宗皇帝定下制度不但宰相的命令没有皇帝的准许不得实行皇帝的命令如果没有宰相附属姓名同意也不能生效。为使得每一项政策法令都能切合实际尽善尽美合情合理往往由尚书省草拟后经门下省议论认可后再交由中书省执行。所以圣旨上出现了一长串的名字。

    杜黄裳站在丹凤楼上读一句下面就有百名强健的千牛卫士兵和一句声音远播四方在寂静的天空中回荡。听得人心潮起伏。

    门下省给事中的名字还没有读出来丹凤门下已经人声鼎沸臣工吏民山呼万岁城楼下百姓甚至有人泫然出涕。

    因为考虑到皇帝的身体仪式已然简化了许多。宣完旨后按照预想百姓就该散去皇帝在大明宫稍事休息后摆驾回太极宫。可是丹凤门下百姓却不顾天气炎热迟迟不肯散去只是高呼“万岁”。检校司空杜佑见百姓不愿散去上前道:“陛下恩泽海内百姓思见陛下圣容陛下可移步向前。”

    李诵听了点点头于是缓缓走到栏杆前。楼下百姓仰头看见皇帝欢呼声更加热烈但是还是不肯散去。

    杜佑道:“百姓思见圣颜臣请陛下除冠。”

    李诵道:“可!”

    于是杜佑上前双手举起李诵头上的太平冠。百姓远远地望见了皇帝的面貌大呼万岁。甚至有的跪下磕头。

    如果是别的穿越者站在这里必定豪情万丈虎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