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的原野上萧索地横着几个荒村路边沟底都是光秃秃的连片树叶都看不到这倒是和李诵印象中的农村有很大的区别沿着坑坑洼洼的官道走了许久才明白都被老百姓搂去烧火了。虽然暗中剑拔弩张但是两镇边界依然是一片平静只是来往的人少了许多。这样在颠簸不平的道路上的这辆马车就显得分外显眼了。如果是在现代两地官方肯定会公布说双方一切正常人员来往稀少只是由于天气寒冷罢了。可实际上双方暗地里在边界调兵遣将对来往人等的盘查也严密了许多。
所以马车进入魏博地界没多久就被拦下盘查了。当听说马车里坐的是相州新开的大布庄的大老板后接过车帘后递过来的布囊的小军官掂了掂分量后挥手放行。马车里的段文昌一脸诧异地盯着李诵看似乎想不到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居然会这种伎俩。李诵嘴角一撇道:
“你莫非以为朕的治下没有这种事情?”
一句话问得段文昌脊背上直冒冷汗。皇帝口中说出的这么清风细雨的一句话其实仔细推敲起来是很严重的要不怎么说叫伴君如伴虎呢?不过李诵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闭目养神脑中正翻滚着昨天晚上郗士美的话。如果郗士美说的是真的这一次千里相州之行可就是白跑一趟了。
“田兴只怕再也不能视事了。”
郗士美说相州传来消息田兴再度中风这一次的情况比上一次要严重许多以前据说隔个几天田兴还能出来转悠一次晒晒太阳田家的老小出门也都笑嘻嘻的可是现在田府大门紧闭府内压抑着一股沉重的空气。闲人一律免进四个儿子都已经守在家里家人出去也是三缄其口不愿意多说田兴的情况。而相州的军政要务都已经由田季安派来的人接管。根据种种情况判断潞州节度使府相关人等一致认为田兴已经玩完了。
可能由于时间差粮秣统计司的相关情报李诵还没有看到不过这并不影响李诵对郗士美的判断将信将疑因为潞州从来没有将田兴列为魏博的核心人物而加以研究。不过李诵的心里却也是阴云密布因为在他的空间里田兴只中风过一次就是他所知道的假中风这第二次他确定没有在任何史料上见过这也就是说田兴的历史已经随着历史的改变生了改变历史上淮西没有那么快那么早就平定淄青也没有这么快这么早开打而轮到这两年挨打的成德还好端端的。已经摸不准历史脉搏的这只叫李诵的小蝴蝶沉默了。
“把田兴第二次中风前所有的魏博情报以及分析拿来给朕看。”
看完的结果是李诵决定坚持原来的行程往相州走一遭。郗士美苦劝被李诵拒绝。不走这一遭他实在于心不甘。嘱咐郗士美该注意哪些事情后当夜李诵就带着随员们离开了昭义节度使府回到了暂住的大车店。第二天一早李愬就带着段文昌、吴赐友、李孝忠和另外两个侍卫出了潞州直往相州而去。
阳光明媚北风却依然凄冷坐在车内的李诵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不到才几年时间一心想养好了身体穿越回去的自己现在也开始像模像样地为国家大事操心了李诵自嘲地笑了笑决定把头脑里的想法全都驱逐出去什么也不想缩在大氅里好好睡上一觉。
昨天晚上睡得确实太迟了。
马车的颠簸没有影响李诵的睡眠很快他就在摇晃中睡着了驾车的侍卫也识相地放慢了度。等到李诵醒来的时候马车已经到了相州城下。也亏着越进入魏博腹地路越好走李诵居然没怎么被惊醒只是他觉得自己只不过睡了一小会儿下了车才知道再有半个时辰天就黑了。睡了这么久李诵竟不觉得寒冷不过看看段文昌盖在自己身上的衣服还有不停淌下的鼻涕李诵就明白了。靠着银钱开道这看起来有些来头的马车并没有受到太多刁难进城也很顺利不过李孝忠耍了个滑头说是过路去魏州的。一进相州城李诵就下令将车停下找了一家羊肉汤店每人捧着一个大海碗美美的喝了一顿喝得浑身热气腾腾的。只是几人意犹未尽的时候店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