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十三章 失败的朝圣
    李诵是在御书房接见亲王大臣时得知苟胜淹死在太液池的消息的。李孝忠跑来通报了这个消息。李孝忠是在洛阳会合李诵他们会来的。自从李诵脱身回来以后似乎对王武等一干共患难的侍卫要亲密了许多这不禁让李孝忠很是郁闷又有些委屈这也难怪李孝忠毕竟属于归国唐侨长着一副近似波斯人的面孔内心还是有些敏感而自卑的。这两天李孝忠比以往更加积极也更加沉默寡言了。李诵看在眼里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都一一记住。

    听说苟胜投太液池自杀的消息后李诵很是吃惊亲王宰相们也很是诧异。李诵吃惊是因为他刚刚下令侍卫们去把苟胜抓起来交给吕元膺苟胜就淹死了。李诵因为愤怒而显得阴沉的目光在亲王和大臣们脸上逐一扫过有不少人居然忍受不了皇帝的目光带来的压力慌忙把头低下。

    苟胜是李诵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亲信甚至一度把自己的秘密力量交给苟胜掌握在所有宦官里。李诵最相信的就是苟胜最不能容忍的也是苟胜的背叛。匆匆解散了亲王大臣之后李诵再次召见了吕元膺实地勘察玩现场匆匆赶来的吕元膺平复了震惊的心情道:

    “陛下或许苟胜真是溺死的这反而是最好的结局呢?”

    李诵大怒推开窗户指着外面对吕元膺道:

    “你看看外面是数九隆冬!正四品的内侍少监就算没有嫌疑这个死法也够奇怪的了!”

    吕元膺奉命调查流言一案这个在淄青行营的时候李诵就已经知道了。吕元膺是李诵留在长安的人李诵也认为用吕元膺审理此案很是合适所以回到长安后就单独召见了他。别看太子他们一问案情进展如何吕元膺全是含糊其辞李诵一问吕大人就竹筒倒豆子连已经查出的带待查推测的全说了出来。侍卫们在御书房左右严密戒备着连李忠言和苟胜都被拒之门外。苟胜是内侍少监被李忠言打去处理宫中事务去了这边苟胜刚走那边御书房就传令让苟胜入见。李孝忠奉命带人去找结果找到的只是一具死尸。

    吕元膺道:

    “陛下臣何尝不知道苟胜之死内中大有蹊跷而且臣想这也绝不可能是苟胜自杀臣方才去看过了苟胜脖子上有淤痕明显是在被人勒死之后破湖心的薄冰投入太液池的可能是李侍卫去的太快来不及进一步毁尸灭迹。可是这人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把内侍少监杀死陛下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幕后之人在后宫也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臣甚至怀疑在粮秣统计司里都有这人的耳目。再反思一下这人能在陛下离开长安的短短时间内造成满城风雨其人的能耐掌握的势力该有多大呢?臣的想法是明面上以苟胜之死作为终结对内侍进行排查暗地里让粮秣统计司和金吾卫的人全部各归其位由臣单独组建力量继续调查此事。”

    吕元膺虽然这么说李诵就想起来两个著名的汉语名词:锦衣卫和东厂两个著名的英文缩写:cIa和FI。官场上有郑馀庆的考核条例和李吉甫的编制考察伺候着还有知匦使这样专门收匿名信的职位监督而粮秣统计司成立了有五年多了迄今为之还真没有怎么受到外部监督内部的人员甄别现在是一切受到优待在黑暗面的权力大的没了去了如果真的被人渗入那真不是好玩的了确实需要有个组织来制衡。而曾经蜚声海内闻者色变的“捉不良人”已经接近瘫痪了现在已经沦落到负责人“贼帅”不如贼的悲惨境地。说到底政治不就是制衡吗?明朝先有锦衣卫为了制衡锦衣卫设立了东厂孝宗时为了制衡东厂和锦衣卫设立了西厂到了武宗时又设立了内厂。李诵眼下当然不需要那么多的组织互相扯皮觉得让吕元膺来做这个事情很合适。于是就同意了吕元膺的请求。

    一个尝过特权滋味的人绝不可能甘心放手这是李诵从已经成为死尸的苟胜那里得到的肯定回答。所有的权力都必须得到有效的制约这是李诵作出的选择。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李诵觉得很是棘手。李诵道:

    “大冬天的水面都结了冰爱卿怎么解释他掉到太液池里淹死这事情呢?”

    这确实是一个挑战自然科学和认知常识的问题吕元膺无法作出合理的回答也不能像现代某些城市搞拆迁搞工程一样几辆下车拖一溜专家学者来每人一碗汤十块饼就能搞出想要的论证结果。事实上吕元膺对苟胜的怀疑是来自于金二的死亡。在吕元膺盯上金二的第二天金二就在曲江边被现了冻得更冰块一样头上有个大窟窿红的白的流了一地。金二属于粮秣统计司的老人是裴度在永贞二十一年三月初三和白居易、元稹一起的时候现了他的包打听天赋把他和赵五一起举荐给奉命组建飞鹰的李愬的。裴度远在山南东道李愬在兖州打得正兴奋两人和粮秣统计司的关系一个没有一个早就断了最有可能和金二生联系的就是曾经执掌了一年多飞鹰对飞鹰的正规化做出了极大贡献的苟胜苟公公。粮秣统计司半公开化前的组织形式和人员考察方式完全由苟胜一手制定基层骨干也是苟胜选定的。顺着金二这条线吕元膺渐渐把目标锁定在了深藏幕后的苟胜身上对华清宫方面的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整个华清宫最有可能出入的机构就是由苟胜负责的。

    吕元膺相信苟胜背后必定还有人因为一个没把根留住的宦官搞这么大动作出来没有意义。但是他的线索也就是到苟胜为止现在苟胜死了线索断了。李诵无可奈何只好听吕元膺的建议让他继续当御史中丞、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差全权负责查这个案子。这个差事用现代的话讲叫专案组用西方的名词叫独立检察官。唐朝历史上的正面典型有狄仁杰反面典型有来俊臣、周兴等硕果累累创造出过《狄公案》这样的经典侦探故事和“请君入瓮”这样经典的成语。李诵琢磨着是不是要把这个差事专门立个名目明文规定一下职责和权限不然这权力太小办不成事权力太大危害也太大不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比如元稹虽然已经办了很多案子也算是个有名望有经验的御史了但是毕竟年轻气盛现在就因为查案的时候擅自停了栖川尹符载的官职被弹劾越权已经被降级坐了县尉巡逻抓贼去了。

    对于苟胜的家人和亲信李诵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李诵把所有的愤怒都迁移到了苟胜家人的身上。家人全部收监讯问家产全部罚没亲近也受到盘查。苟胜入宫三十年出人头地五六年亲近的定义实在太宽泛这让安稳了许多年的后宫上下人人都难以自安。事实上李诵也是有心对后宫来一个清洗了他记得很清楚历史上宪宗、敬宗父子就是直接在夜里死于宦官之手。而且虽然内侍监是李忠言但是苟胜的心计远胜李忠言他在后宫的势力要大出李忠言许多如果不是李诵罩着李忠言本人谨言慎行只把内侍监的位子早教苟胜夺去了这样的人有了异心他的亲信能不防吗?

    李诵在五千近卫军将士护卫下强势回到长安使得长安的市井流言迅消失。为了粉碎流言安定局势年前年后李诵带着李纯先后在玄武门、丹凤门、春明门、太庙、太极殿出席了一系列公开活动。而对以郯王李经和均王李纬为的九王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为表扬他们对父皇和国家的关心每人赏赐绸缎若干金银器若干但是对于他们鲁莽行事的行为则给予了闭门读书思过的处罚。这个大棒说实话也太轻了些跟没有处罚的区别也就在于有这么个形式。这让太子妃郭氏很不满。

    李诵对李纯和郭氏草菅人命的行为也没有放过当然处罚的理由仍然是小颦偷盗被太子妃杖毙但是李诵强调任何人都没有滥用私刑的权力。太子被扣了三个月的零用钱郭氏被罚闭门思过这也算是对郭家的敲打。李诵在和李纯闲谈的时候还肯定了李纯没有受到太子妃愚蠢的挑唆的表现听得李纯心扑通扑通的跳回东宫后疑神疑鬼了好半天。此次李诵表现出来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强势作风让李纯极为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不然这回麟德殿真要换主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