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隐 忧(2/2)
见裴垍把绣球抛给他遂从袖中摸了奏章出来双手呈上道:

    “陛下这是臣等公议的结果请陛下过目。”

    奏章上并不是尽善尽美李诵知道这不是几位股肱大臣能力不强而是智商太高留点纰漏给他这个皇帝过把瘾。不然内阁会议上大臣们把所有事情都操办了留着皇帝干嘛当摆设?想起来李诵就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够窝囊。也就明白历史上很多所谓昏君是怎么来的了。像明武宗登基的时候刘公断李公谋谢公善侃侃三大阁老包办天下你说武宗一个精力旺盛的半大孩子不去养养大型猫科动物打打无聊时间不去研究研究怎么打仗还能干嘛?

    而一些新君登基之后之所以要清洗前朝旧臣谅想原因就在这里了。想想高宗李治好容易整出来个永徽之治功劳还被算在了自己的舅舅头上拓地千里结果最后还被自己老婆给架空了容易嘛?高宗不愿意做老臣的傀儡所以清洗世家老臣扶植新兴势力结果活活把自己家天下给扶植没了。这便宜祖宗当得也不容易。

    李诵一瞬间有点头大。自己做这个皇帝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给这些人精中的人精的宰相们以礼遇挥他们的才干宰相们也能给所谓高瞻远瞩的自己极大的尊重并主动或者被动接受自己的一些新理念。等到哪天自己驾鹤西去自己的便宜儿子能不能和这些权力巨大的人精相处好呢?

    到时候一旦急于证明自己的君主和强大的宰辅在治国理念和皇族与士族的利益上起了冲突那势必又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无论是君权获胜还是相权获胜都不是好事。一个英明的皇帝只能带来几十年的清明一个世家出身的宰相再英明也不会把国家利益排在家族利益前面不然各个藩镇也不至于盘踞那么久了。明君是不世出的良相也是不世出的。这些人也不会关心百姓的生死。到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后走投无路的百姓会如同燎原烈火一样燃遍整个华夏和所谓士族皇族同归于尽。要是国家真的落到这些人手里自己辛苦这么多年开创的事业也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败光光了。

    李诵突然有了为自己的基业作打算的想法。

    或许该把王建、张籍等一干报人约到南苑开个座谈会了。

    “陛下陛下!”

    李忠言轻轻地捅了捅李诵李诵这才回过神来见来自裴家、李家、武家、6家的宰相们都看着自己知道自己又走神了不觉有些尴尬咳嗽了两声道:

    “这次大胜大涨民心士气足见朝廷这些年的决策是正确的。看到郝玼大胜吐蕃朕心甚慰不觉想到了千里陇右了——这个奏章我看过了很不错着门下省议一议就用印吧。还要请6相公拟一道诏书褒奖将士。”

    这种事情一向是6贽的专利6贽当即躬身道:

    “臣领命。”

    李诵顿了一顿道:

    “昔者太宗曾问群臣打江山易还是治江山易年代久远大言不虚大唐还是几度险些失国。朕有意重开经筵无论皇子大臣朝野士民工商皆可参与讨论寻一条江山万世永固的良法来众卿以为然否?”

    这是历代圣明君主都做的事情宰相们怎么能反对呢?当时又检些便宜话褒扬了皇帝一番各自告退回政事堂办理政务了。

    李诵唤过王武吩咐了几句王武遂领命去了。

    郝玼大将军获得了检校刑部尚书的加衔还有保定郡王的爵位泾国公的勋实封五百户的赏赐。郦定进郡王刚刚封赏不久获得的赏赐以财物为主。高骈仗着实实在在的战功才二十六岁就加忠武将军、进开国伯、上轻车都尉大家都认为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像乃祖一样封王的。钱雄和必力铁力也是一战成名进忠武将军、开国伯、上轻车都尉而屯兵两都尉郭芳和杜敢加从四品下的明威将军。

    屯兵军营里姚谦捧着新拿到的从七品下的翊麾副尉官服泣不成声:

    “爹俺终于振作门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