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2/2)
打通了河西走廊大唐的商路才可能贯通。有的6路的大商人甚至扬言说如果朝廷的大军能够收复安西和北庭他愿意捐出一半身家作为军费。虽然有点暴户的心态但是这也说明了大唐商人的自信和富有。

    出于平衡的需要小世家和新世家历来是朝堂上不可少的花边有许多时候小世家里往往能出大人物这就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但是小世家还有新世家的根基毕竟不如老的世家那么深厚而且大都会在短时间内选择通过联姻等形式和老世家结成利益同盟借助大世家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也成为大世家的外围附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朝廷百年来不断通过培植新的世家、扶持小世家来平衡大世家可是努力总是如同肉包子打狗。世家依然占据着大量资源。到了李诵的时代重商的杠杆搅动了世家之间原来的势力分配。

    从海贸开始李诵就授意柳宗元侧重于扶持小世家以及于世家保持距离的中等规模的商贾七八年下来许多中等规模的商贾跻身豪富身家远远过了原来那些依附世家的大商贾搞得长安、洛阳这样的政治中心还有扬州、杭州、广州、江陵这样的商业都市房价暴涨而许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世家在撕掉轻商的面纱后实力陡然暴涨。假以时日这些新兴的世家必然会拥有和那些抱残守缺的老世家一较短长的势力成为一些老旧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而靠着新政取得军功和政绩的新世家比如高崇文这样的出身市井没有那么多束缚从新政中获益极多这些人必然也是新政的支持者。

    新政很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使得大量已经沦为流民的农民重新拥有了土地或者较为稳定的工作尽管这些土地大多是处于边地还有江南荆楚一带的未开的不毛之地但是农民们还是感恩戴德卖力劳作即使是在边地成为屯民的流民也是如此。所以说中国的老百姓要求是最低的呢有口饭吃就不会造反做了分内之事的官员都会被抬举为青天。可叹的是那些号称诗礼传家的世家大族居然连这一口饭都不肯给他们吃最后弄得个玉石俱焚的结果。

    和农民一样得利的还有市民随着长安拆除各坊之间的围墙各地纷纷效仿市民经济也随之活跃起来市民也逐渐形成了一个阶层和农民不同这个阶层生长在城市前身是各种身份的人都汇聚在这个阶层里比如寒门士子落魄贵族新兴商贾务工农民。这个阶层不缺钱不缺见识不缺钱其中有不少人家经营几代往上一步就是新士族。农民和市民也是新政的当然支持者。

    在朝廷新政的支持者力量也很强大。韦执宜、柳宗元、王伾、程异、吕温、韩泰、陈谏、韩晔、凌准、6质等当年的东宫集团成员逐渐成长为朝野和地方的重要力量而袁滋、郑絪等保守力量先后被贬斥、外放出朝启用的旧臣如6贽新拔擢的一干重臣比如李吉甫、李绛、裴垍、裴度、韩愈、崔群等人虽然有人出身世家但是大都是开明之人目光长远而且也是新政的获利者就算心理上仍然站在保守派一边可是心理能抵触手能推开吗?

    不过新党的实力虽然壮大迅但是毕竟根基浅薄而且主要得力于皇帝掌握的国家机器的强力支持一旦失去了这种支持好日子就会到头他们的产业可以轻松地转入既得利益者名下。而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旧党现在虽然从新政中获利不如新党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几百年的世家大族无数从曾经的新政获利者转变为既得利益者的新兴家族就如炭火一样虽然火头看起来不大只要一拨弄就能燃起滔天的火焰。

    就李诵本人而言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继任者偏向于支持新政。李诵深知只有新政继续这个帝国才不至于日渐衰落在九世纪退出历史的舞台自己开创的中兴事业也才能继续下去。而自己的继任者会是新政的支持者吗?

    这个问题必须处理好不然西征的开始就是内斗的开始西征的结束或许也就是新政的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