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有先例比如曹霸只是个画家因为画画得好就被玄宗授予了将军的职位。以此类推凡是诗写得好的画画得好的书法好的经商成功的乃至种田种出花来的养猪养的肥的机关造的好的都可以被授予爵位。此议一出果然引起了轩然**。明眼人一看就看出王承元和柏耆背后必然有商人的力量所以反对的声浪一下子高涨了起来。
尽管王承元再三声称爵位的授予是有一定限制的而且要经过若干年的考验和层层评定仍然有人躲在人后面骂他是逆子胡儿要求李诵否决这个提议。这次直到李诵拍案才把桂王李纶挑起的风波给压下去。本着凡是保守派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的原则李诵把这个提议保留讨论。
总之这次经筵开的是很成功的事无巨细林林总总收罗了各个方面的建议。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建议虽多李诵想要的关于如何长治久安长盛不衰的讨论却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建议迂阔书生的建言倒是不少但是李诵没兴趣听。或许是中兴之象刚刚出现人们还没有把兴趣转移到这个话题上来吧。李诵在经筵结束的时候宣布明年还将展开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而且李诵还说出了那句出自黄宗羲的“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的名言来引起讨论而暗中也开始布置一批人来操作了。
相形之下这次经筵中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关于重农和重商的争论。李诵哪里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的小九九的当然也没有傻到让自己暗中扶持的新派公然提出以商业为国本。在重商派和重农派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全面的、激烈的争辩后重商派开始进行了大踏步的退让。李诵一锤定音道:
“大唐依然以农为国本没有农夫种粮食朕都没有饭吃。但是从古至今流通天下互通有无也少不了商贾。朕看就把商业定为农业的有益补充吧。”
只是一句以农业为主体以商业为农业的有益补充就把旧派的嘴巴给堵住了还为新派争取到了提高展的空间所以这次经筵之后大家都说皇上的水平高实在是高啊。
要想缓和乃至化解新旧两派的矛盾单单一句话自然不行在商业政策上李诵对世家大族作出了让步。不过具体的措施还要等新成立的商部正常运作之后才能拿出。
经筵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朝廷制度的改革原本的三省六部制改成了三省八部制除原来的吏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之外新增加了商部和农部把司农寺升级为农部以任农学学监李夷简为农部尚书柳冕和韩晔为农部侍郎以河中节度使张弘靖为商部尚书户部侍郎柳宗元和浙东观察使卢坦调任商部侍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意义深远的结果就是李诵在经筵之后下诏将崇文馆分出一部分来组建了京师大学堂委托已经致仕的杜佑总责其事。一开始李诵就把这个地方定义为了一个只讲学问不问官职的地方并言明明年的经筵就将转移到京师大学堂开。凡是在经筵上有真知灼见的学者哪怕是布衣也延请入京师大学堂执教。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各家学者有了聚在一起吵架的地方。
京师大学堂被定义为一个学府皇帝特意把南苑划出一部分来作为办学之用另外下令每年从内府拨出钱五万缗作为办学基金连续拨付十年。更出人意外的是李诵下令内府从明算科进士中找了几个不得志的成立了一个会计师事务馆作为第三方负责审计基金的收支情况。朝野对皇帝这样做事都感到匪夷所思就李诵自己而言这是在封建时代自己出钱办一个独立的大学结果到底会怎么样他自己完全不知道只是照着理解中的现代制度来操作。
其实他倒是忘了中国古代是有着悠久的大学传统的比如著名的白鹿书院、岳麓书院等四大书院都是作为私学存在了千百年论历史可是比西方的大学悠久多了。自己参考一下人家书院是怎么做的不就行了么?那可是真正的社会办学纯公益性质的啊。
这事情杜佑一个老头子办实在办不过来所以李诵又差了自家老五莒王李纾和老八邵王李约协办这事这两人是成年皇子里学问最好的做这事情最合适。
当秋天八月京师大学堂挂牌的时候商部和农部已经运转了好几个月大唐内部事务是井井有条夏收和秋收都是大熟甚至出现了丰年米贱的现象。正当一帮酸人盛赞盛世重现时李诵正在为谷贱伤农而头疼。为了解决谷贱伤农问题李诵一方面下令兵部为京西各军就地买卖军粮一面下令各地按往年价格收购粮食贮入常平仓。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运到了关中以平抑因收购军粮而造成的粮价暴涨。商业上商部成立之后商税进一步降低为十八税一各大都市之间商旅来往不绝一片兴旺达景象。与京西各军的森严战备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泾原节度使、泾国公郝玼凤翔节度使、凉国公李愬夏绥节度使、陈国公李光颜保义军节度使刘雍等边镇节度使先后上书报告秋收前后吐蕃境内马贼流窜入镇内作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请求越境予以打击。本着和睦友邻的原则唐政府委托泾原节度使正式向吐蕃官方出照会要求吐蕃严厉打击马贼给大唐人民一个交待。未等吐蕃作出回应泾原节度使上报称成功消灭一股马贼经查乃是吐蕃军队改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