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猩红色的战旗在迎着西风烈烈翻卷野诗良辅的心也如同这翻卷的红旗一样起伏不定。
“八年了。”
这一刻我等了整整八年。而凤翔军将士整整等了五十年。
张大使野诗良辅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前凤翔节度使张敬则的音容笑貌浮现在野诗良辅的脑海中。张敬则一生志在恢复河湟可惜壮志未酬就病死于永贞二年死前尚且口诵杜甫的《蜀相》道: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口呼“过河”而死。而他要过的这条河就在自己面前数百里的地方。
那个地方过去是大唐治下现在被吐蕃占据。过去的大唐百万子民都已经沦为了奴隶而吐蕃和过去生活在大唐治下的羌人、党项人都成为了领主驱使着汉人奴隶。那些过去以大唐子民自傲的人现在被迫剃换装弯着腰走路。
“没有哪一天小老儿不向东望着王师来的。”
野诗良辅犹记得那一年他和郝玼二人拨了一个吐蕃人的营寨后救出的一个汉人奴隶所说的话。那个汉人只有四十来岁可是头却已经全白了满口的牙掉得干干净净腰也再直不起来了。
“不只是小老儿这河湟百万汉儿哪一个不是翘以盼哪。”
那汉人满口漏风的话野诗良辅似乎依然记得清清楚楚。野诗良辅是胡人但是入唐已经数代以唐人自居。望着被吐蕃人摧残的残破家园野诗良辅还记得那一天自己和郝玼立下的誓言。从此自己和郝玼每战必争先遇到吐蕃人几乎从来不留活口。使得自己和郝玼两人在吐蕃恶人中有了专治小儿啼哭的恶名。
郝玼到泾原之后依然保留了自己的习惯每战得蕃俘必刳剔而归其尸蕃人畏之如神。郝玼奉诏入朝后屡立大功现在已经节制一方据说吐蕃赞普原本为郝玼开出的等身金的赏格现在已经翻了好几倍。自己却还只是陇州刺史、右军(十一军)兵马使勉强换个等身金的赏格。李愬重新坐镇凤翔后曾打趣野诗良辅道:
“良辅这样的将才再多出几个恐怕就像陛下所说的那样吐蕃国就要破产了。”
三天前郝玼已经率领泾原军以及神策军第三第四军屯兵编组的第七十军合计六万五千人在浅水原祭奠了当年平凉劫盟死难的大唐将士的二冢——“旌义冢”、“怀忠冢”(贞元三年泾州刺史充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支度营田等使刘昌至平凉劫盟之所收聚亡殁将士骸骨坎瘗之。德宗下诏深自克责遣秘书少监孔述睿及中使以御馔、内造衣服数百袭令昌收其骸骨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各具棺槥衣服葬于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