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听说一向镇定的司礼监王仁,看到这份奏章的时候也不由手发抖。叶行远上书是按照惯例,一份循正常路径逐级上报一直到内阁,另一份走锦衣卫秘折的渠道,直接递到司礼监。两份上书的内容却一模一样。

    王仁仔细的看这份奏章,期间命小太监给他添了三次水,他平日最喜的明前雪尖都泡得如白水一般没了香味。他照样咕咚咕咚往肚子里面灌,小太监们都不由为之侧目。

    叶行远要干什么?王仁蹙紧眉头思索着。从夺刀还刀事件之后,王仁虽然没有正式与叶行远见过面,但是通过文书的过往,这位“隐相”与年轻官员建立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只要王仁见到叶行远的上书,大致就能猜得到他的目的,但这一次却让久历风波屹立不摇的司礼监大太监都有些吃不准。

    叶行远的文辞犀利,全然不似平日的委婉,几乎是撕破面皮在攻讦剑门省所有的同僚上司。至于西凤关诸将,更是被他骂得一文不值。

    他是因为过于愤怒,而失去了计较,是真心希望这些人受到惩罚?还是另有所图?如果是前者,作为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确实可以体谅,但与以前的叶行远相比,未免显得有些太嫩。

    这种范围太广的面攻击在官场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也不可能有太明显的战果,就算情况属实,朝廷也不太不可能因此而大面积的处分官员。

    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叶行远只咬住一人--比如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剑门提督蔡令文,说不定可以将其扳倒,但把矛头指向所有人实属不智。

    尤其是不仅仅弹劾了确实有错的剑门省官员,连西凤关守军都骂了进去。由于妖蛮的威胁,边军系统与朝廷官僚之间一直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而这次西凤关放弃救援,也有其明面上的理由。

    叶行远这野狗一般的乱咬,必然引起西军诸人的不快。原本赵老将军对他颇有好感,西军才按捺住未对琼关县有什么报复,这样一来,也必疏远关系。

    剑门省是叶行远的直属上司,西凤关是叶行远最接近的军事重镇,他把这两者都得罪完了,然后在朝中又无奥援--这位年轻状元可是与大学士们闹翻了才出走西北--这真是四面树敌!

    “他想要做孤臣么?”思来想去,王仁只有这样的结论。叶行远唯一能得到的是皇帝的支持。隆平帝对他极为宠幸,尤其是琼关围城之后,多次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责怪地方上救援不力。

    反正也难以讨得其它势力的好感,干脆一口气将所有人都得罪完,将自己放在只能依赖皇帝的地位上。那么隆平帝就会对他更加信任,日后也可能委以重任。

    如果叶行远是想重点在锦衣卫路线上发展的话,这并不能说是一种策略上的错误。但王仁总觉得有点不对。

    叶行远是科举出来的状元,几乎是时所公认的奇才,有宰相之才。他要是将来只做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固然也能权倾朝野,但未免太过大材小用,他自己也绝不会只选这条路。

    但无论王仁怎么再看奏章,都实在猜不出叶行远有什么其它的意图。只能叹息而罢,轻轻将奏章掷在案前。这小子经历了生死一劫之后,更加深不可测了。

    与此同时,华盖殿大学士严秉璋府邸之中,几人也在密谈叶行远的奏章。白衣大儒宇文经在围城失败后呕血数升,之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师,正好赶在叶行远奏章抵达前一天到达。

    他一到京城便来拜见首辅老大人,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耽误了返程的时间而道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一起商量对策。当初宇文经是答应过九月返回,但因为围城日急,便多等了一个月,他知道必然会影响首辅的大计安排。

    严秉璋倒并不在意,只微微颔首道:“无妨,世上无急事,晚上一个月也无妨。”

    半年多的时光对这位古稀老翁并未有什么影响,他安坐于太师椅上,就像是从未移动过一样。斜阳从窗格上照进来,洒在首辅的脚前。

    宇文经黑瘦了不少,风尘仆仆,脸上也带着几分憔悴之色。但仍旧保留着从容的风度,只是神情比之以往更坚决了些。

    他躬身道:“学生这次匆匆回京,便是料到叶行远必有动作。昨日已见其奏章,不知大人有何看法?”

    严秉璋半晌无言,与其说是在思索,不如说是发呆,良久才慢吞吞道:“剑门诸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