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兽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章 盘点(2/2)
苦的事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逍遥快乐一生才有了这个名字。

    朝鲜和辽东的大船6续抵达登州一年来我的航运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展伊丽莎白级战舰的数目已经过5o艘其他的战船和商船的数目也在突飞猛进。随着航运业的展从日本以及美洲来的白银络绎不绝的涌入我的口袋而沿海各地的特产也飘洋过海到达日本、欧洲、非洲等地。整个太平洋海面上经常可以看到悬挂龙旗的中国商船就是西班牙和荷兰等国的商船经过马六甲时也必须缴纳足额的税金这样才能悬挂龙旗在海上畅通无阻。凡是没有龙旗的船只都会遭到在海上游弋的我海军战船的无情攻击直至其被俘获或者击沉。

    大量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将物价抬高这是因为不断涌入的移民消耗了不少更重要的是邓希贤依照我们的商定开始积蓄白银并且由朝鲜政府铸造银币和金币在市面上流通。当金币和银币充斥整个市场后白银将会作为一种储备逐渐退出市场随后进入纸币时代这只是众多计划中的一环更多的金银被当作军费投入到新武器的试制和量产中。注重火器但不忽视冷兵器是我现在装备军队的观点毕竟这些火器不是后堂枪更不是冲锋枪他们在战场上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还不足以取代刀和剑的地位。短筒火枪只是作为士兵用来自身防卫的最后一道屏障来减少我军的伤亡而长筒火枪虽然射程在不断增加但是必须依赖井然有序的阵型才能挥威力前提条件还是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因此快的进攻能力以及优良的后勤保障是我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点上袁崇焕跟我的观点大致相似。他是最先抵达登州的将领我们整整的在一起讨论了一天一夜我将自己在义军中的见闻向他做了介绍他则向我汇报了如今辽东的形势。

    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此时的辽东和朝鲜已经是将星云集海军就不必说了柳德恭、朴人杰、安龙焕、李哲、邓希晨都能堪当大任拥有郑和级战舰三艘伊丽莎白级五十余艘其他战船近三百艘(旧式战舰已经全部淘汰改装成商船或者是倒手给郑芝龙。)各种作战人员五万余人整个太平洋海域都成了海军的天下。海军的军费也是最足的因为为了促进海军的作战积极性海军的军费除了朝鲜府库每年的固定拨款以外凡是海上缴获所得都可以在任意港口公开拍卖。拍卖所得建立海军展基金这些基金一方面用来投资新的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一方面用来补贴海员的军饷和购买战舰火炮所以凡是最先开的火炮海军总是抢先装备战舰升级的度也很快。这已经初见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并且向制度化过渡为6军做出了好的榜样。

    难就难在6军由于作战人员数目庞大所以都改编成新军是不现实的加强骑兵和火器部队成了展的重点在这上面袁崇焕绝对可以说是专家他提出的一些作战理念和操练方法都是他多年的经验所得所以他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控制东北。

    朝鲜的6军趋向于预备役朝鲜人不是很能打仗也不愿意打战这和他们过多的受儒家教育有关我也不要求他们个个都作为优秀的士兵那样所耗费的精力和钱财实在不值得也不利于将来控制朝鲜。说道士兵蒙古人和女真人才是天生的士兵他们骁勇善战性格顽强即使是遇到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毫不畏惧退缩是最好的骑兵。其次就是关外的汉人以及中原北方的移民这些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经过训练后对火器的掌握尤为熟练是最好的步兵。袁崇焕充分的挥了这些人的特长将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重新组成了两个甲种兵团三个乙种兵团。

    两个甲种军团此时各一万人都没有满编计划中是达到总数四万到五万人的规模每个士兵配备短筒火枪一支精钢战刀一把优良战马一匹担当突击任务负责摧毁敌人的作战意志要达到这个标准还需要一段时间那都是无数的银子堆出来的。而乙种兵团要求没有那么高他们的设计编制是每兵团四万人其中骑兵一万火器兵一万(配备长筒户火枪以及至少百门火炮)其余的都是辅助兵种他们担任防卫任务负责防守占领区必要时支援甲种兵团。随后的就是后备部队了这些人没有固定的人数限制和武器限制他们的武器都需要自备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协助乙种兵团作战略防御。

    目前甲种兵团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是乙种兵团基本上已经就位总数达到十二万朝鲜驻有一个以朝鲜和汉军为主的混合乙种兵团;东北驻扎两个乙种兵团一个驻扎在黑龙江流域支援多尔衮的远征军另一个驻扎在辽河流域负责山海关的防御。

    另外还有两支特殊的部队一支是多尔衮的远征军人数将近有五万主要以骑兵为主配备有大量的车载火炮目前这只部队已经横扫整个外兴安岭以及阿穆尔河流域正在向贝加尔湖流域渗透迂回包抄在蒙古高原建立大清国的皇太极并在酝酿向俄罗斯腹地进攻。

    另一支是山东孙元化组织的神机军主要负责山东境内的治安这些人只有不到两万人目前按照我的意图正在扩充两万人保卫作为楔子楔入中原的山东是绝对不够的何况这两万人也就是个花架子作战能力并不强此时也就是崇祯没有腾出手来兵力不足否则守卫山东是十分吃力的。这只部队计划扩充到五万人还需要训练和重新部署。

    此外就是辽东旧部了这些人数目不多作战力不强如今都划归作为袁崇焕的直属部队而从前跟随袁崇焕的那最先装备的5ooo人则重新回到我的旗下作为我的私人部队。还有一万人的海军6战队由刘星带领驻扎在对马岛。

    如此盘点一下我手下的6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二十余万预期目标是三十万。当然靠这三十万想打天下不是很容易至于守天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为严重不足的就是这三十万人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例如多尔衮、佟养性、苏克萨哈、鳌拜等人汉族高级将领的比例不多。更重要的是这目前的二十万人每月日常消耗也都在二百万两以上还要加上装备升级换代对财政的压力实在是很大。

    这也仅是在“和平时期”一旦大规模战役开始那消耗就绝对不是这个数目了打仗打的就是钱。袁崇焕向我介绍完后可以概括为目前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财政略显紧张说了一大堆他就是伸手管我要钱。

    袁崇焕投入朝鲜阵营以后并没有改掉从前善于要钱并且善于花钱的毛病而且更甚于从前要的理直气壮花的脸部红心不跳。

    我说我的老哥啊你以为我弄这些钱容易么背负了多少骂名啊看他这么花我能不心疼么袁崇焕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好在她也总算不是只会化不会争屯兵政策屯出了不少粮草来自给当然还略显不足可是总是减少了一些开销。为此他还向我邀功请赏抱怨6军的军费不足。

    还怎么不足啊一年就是将近三千万两加上海军的一千万两移民也花费了不少于二千万两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就是七千万两。崇祯的国库才多少钱按照情报估计至16世纪末明政府除每年征收21oo万两田税外还照例征收1ooo万两由力役转化而来的税银2oo万两的垄断盐业收入和4oo万两指定交送太仓的其他各种收入。当然这种税收随着战事的紧张而不断增加目前到底收入多少花费多少崇祯自己心里都没有准确的数目。他一年的收入怎么也不会高过我至于明朝官员的收入就更不用跟朝鲜比了一个二品官一年的俸银只有152两不得不靠地方官吏的钱财馈赠为生。在其年收入中后者可能是前者的1o倍。品位较低的官吏未必能得到这种外快只好走借债之路一个六品文官的俸银只有35两也许还不够支付家庭开支(我的一个普通士兵的军饷也有五十两就更不要说各级军官和官员了。)。真不明白为什么花了这么多的钱我才占了这么点地皮和人口真是不划算。

    请关注兽医新作《春水流》。给你一段东晋的悲歌点击下面链接可直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