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兽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五章 战淮海(二)(2/2)
向李岩这样有抱负的人当他义无反顾的投身于革命事业后就愈的对现有制度不满随着自己手中权力的增加他对于推翻明朝统治的心情也就更加急迫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李岩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得来了众多将领的支持。

    “就是先生是汉人此时以朝鲜和辽东的实力早就该称王了那皇太极不过才占了些蛮荒之地就建立了什么大清国我看索性咱们也建个什么大唐、大宋的先生姓李我看就叫做大唐好了。”众人在下面哄嚷道要不怎么说这些人的思想觉悟还不高呢我要是真想当皇帝还不早就建国立号了这只是一种简单制度的重复王朝的更迭根本对中国没有任何益处。

    “那好啊咱们也来建个大唐国我当皇帝你们都是开国功臣可是我当了皇帝又如何历朝历代谁得了天下不屠戮功臣你们就不怕么。”我笑着说道。

    “不怕不怕先生不是那种人!”一些人对我的人品看来是很看重的而另一些人则陷入沉思显然我的话让他们有了些顾忌。

    “好就算我不屠戮功臣咱们建立了大唐国得了天下那又如何我再勤政爱民能保证我的儿子、孙子也这样么就算他们都如我一般可是他们的子孙呢历代皇朝兴衰谁不经历盛世可是到头来又如何不也一样灰飞烟灭么?我李开阳要建立的是一个自由、平等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国家他所依靠的绝对不是一两个贤明的君主和三五个能臣忠臣他依靠的是天下的人心。”

    我激昂的声音在大厅里响起一直以来我给众人的印象是随和但是又有些狡诈像商人多于像君主其实我本来也没打算当这个君主那确实是一件十分累人的事。一时间众人默默无语有人还想说什么可是又不知道如何说起。

    “好说的好!”袁崇焕好像后知后觉一样寂静的大厅中他的声音显得那样的突兀袁崇焕战起身来走到大厅的中央朗朗的说道:

    “李先生说的好只有将百姓放在心中这个国家才有希望才能长盛不衰也只有将百姓放在心中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鲜和辽东之所以迅崛起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秉承这个原则天下太平的日子指日可待为了这个目标我袁崇焕虽殒身不悔。”袁崇焕这话显示了极大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他支持我的原因所在吧因为在我身上他看到了希望同时也体会到了一种温情这不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也不是君臣主仆的关系是信任是托付一直以来我都试图用我的人格魅力来感染袁崇焕尽管他是那样的固执。

    “是的为了这个目标我李开阳同样在所不惜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以这称帝之事各位就不要再提了不过建立一个国号好能聚集四方贤良召集天下百姓却也到了当务之急再以朝鲜之名称之的确不当他史可法可以檄传四方我们同样也可在舆论上大做文章看谁更有市场看谁更能聚拢人脉。”我和袁崇焕并肩站在一起彼此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似乎感受到这种气氛又似乎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众人心潮澎湃目光中都透露出无比的勇气和信心看到这里我心中狂喜要的就是这种势头只有将领们彼此之间建立相互的信任这仗才有得打才打得赢。

    作战计划在众人的群策群力下制定的很顺利并且十分周详建国的事情暂时被搁置起来当年刘基曾经为朱元璋献策“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很有道理的以目下这种情况只有在顶住明军这次强大的攻势并且彻底分化瓦解其作战意志之后才能考虑建国的事。

    乌托邦式的国家不存在于现实理想的国度也只是理想让所有人满意那是不可能的能让所有吃饱就已经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了再说中国的国情也不允许建立仿照西方自由式的制度……

    按照作战计划也为了稳定军心显示我们的决心和意志由我率领一个甲种兵团亲自驻守凤阳袁崇焕坐镇徐州负责整场战役的指挥调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有敢于放权才能真正的挥每个人的最大能动性。

    公元1369年得了天下的朱元璋下诏以其祥之地凤阳为中都在此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于是先后有近百万人浩浩荡荡齐聚凤阳开始了历时六年的建设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凤阳人仿佛只睡了一觉就见到一座宏伟豪华的都城屹立在田畴山岳之上。“数十里外望如峙霄汉”让人更为惊讶的是建好这样奢华的都城朱元璋并没有搬来办公的意思他仍然在应天府(南京)上他的班。

    或许从一开始朱元璋建中都的目的就是用来炫耀的炫给全国人民看更是炫给认识朱重八的父老乡亲看看他是如何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最后建成的中都在规模的建筑工艺都创造了中国都城历史之最连清朝皇帝在北京建故宫时都是以中都为蓝本的。时至今日中外历史学家仍然公认它是中国历代都城建筑的“最佳杰作”。

    站在凤阳最高的城楼上我充满信心同时对袁崇焕也更加的敬佩敬佩他能如此完整的得到凤阳更具有先见之明没有对凤阳进行任何破坏。至于说烧毁朱元璋的祖坟等等那不过是一种夸大事实上袁崇焕只是在进攻中将其陵墓周围的几个顽固的卫所捣毁至于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则被改成了军营。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华丽的寺庙之一381间佛殿、法堂、僧舍就这样任其错落于山麓林间未免可惜成为军营才可以挥它最大的用处这一点上袁崇焕可是学习了我的优点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朱元璋对家乡的“突出贡献”乡亲们似乎并不买帐因为劳命伤财的基础建设只带给凤阳人一时的热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里的经济和资源配置。因此凤阳花鼓毫不留情地将民间的怨气带到大江南北:“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到达凤阳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将朱元璋所谓的寺产皇田分给凤阳的百姓同时将凤阳城外林地彻底铲平让进攻的明军毫无依托虽然这样有些破坏自然环境可是一切都是为了战时需要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你的战友你们能做到么?”

    “能!”

    “将自己的性命交托给战友你们能做到么?”

    “能!”

    “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决不后退你们能做到么?”

    “能!”随着我一连串的问话将士们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昂。

    这是在我离开徐州时在演军场上作的最后一次战前动员此刻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积极忙碌的士兵们我仍然难以忘怀那一刻的激昂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如此的渴望着这次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