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义军清廷顾此失彼越平越乱绿营连装备简陋的太平军都打不过面对精锐的华夏军只有挨打的份。”
“军事上的事我不懂”黄胜扶了扶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缓慢地说道:“但是在思想上我们目前的准备并不充分不说刚刚掌握的浙江就连福建能真正接受新政的人也不多我们的报馆就常常收到抗议报纸上刊出的那些试探性的新说法引起的争议很大主要是年轻人才会支持。”
“黄胜说的我很赞同”容闳点了点头:“就说我们在各府县设立的新学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除非是家里没条件很少会有人愿意将孩子送到新学地方上还是盯着科举。大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开始还有不少青年踊跃就读但迫于家中压力还是穷人的孩子读得多。”
叶枫只是微笑着认真地在听听到大家的抱怨越来越多他就咳嗽了一声见大家都安静下来看着自己才缓缓说道:“其实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这也是我心焦的原因之
“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度里守旧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在座的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可以说是这个国家中最清楚的当知道如今世界的展度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我们已经落在别人的后面了再不加快些度就赶不上了!”叶枫说得很有些动情日本人二十年就实现了近代化从此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而中国哪怕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展也无法恢复汉唐雄风就是这一百年里落后得太多。
他挥了挥手:“那我们该怎么办?徐徐而进?我们没有那个时间各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只要打破旧的桎梏将那些旧势力扫到一边去我们才能尽快强大起来与列强抗衡我们不能再慢慢来了。”
“大人说得也不错比如我们的报纸在很多地方都卖不出去就算是在福建也会被某些宗族列为**在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说而且为了避免纷争很多东西都说得很隐晦甚至是藏着掖着宣传效果很不好。”黄胜道。
“教育方面也是如果能建立新的政权就可以要求孩子全部都要到新学就读而且废除科举的话也能让他们不得不送孩子读新学。”容闳道。
“不可”冯桂芬一直都没有说话他对这件事的准备有些不足他一直在用新学来解释儒家经典同时也等于是用儒家来解释近代政治体系他觉得儒学是不可以偏废的只是要提倡新儒学、真儒学。
“儒学也会是新学中的基础科目”叶枫抬头看了一眼冯桂芬:“冯先生这段时间整理的东西很好我从中选择了一些精华可以作为我们新政的核心以此为基础建立新政的理论体系。”
在经过一番交流以后大家对“竖旗”已经没有不同意见他们也觉得在那个朝廷的下面运作新政阻力太大阻力大不是问题关键是不能使用大动作来化解阻力非常被动。如果“竖旗”的话虽然会爆很多矛盾但也有了大干一场的机会。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竖旗”是像太平天国那样自立一国自己称帝还是像石达开和天京的关系一样虽然公开破裂但并不是彻底的决裂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
容闳、颜永京和黄胜这三个早期的美国留学生倾向于完全自立但是不称帝而是像美国一样建立共和政府如果太平军、湘军甚至是清廷愿意遵守新法的话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
让叶枫比较意外的是徐荣村、徐润以及他的父亲徐荣生也支持完全自立甚至认为叶枫应该称帝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天下才俊前来投靠。持同样态度的还有伍廷芳等军方的代表。
王韬、冯桂芬等人则倾向于后一种也就是公开独立不再受清廷保守政策的影响但又不彻底决裂依然奉咸丰为皇帝而让叶枫称王这种模式在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也有相似情况只征税但无法干涉内政。
众人各自表态以后就紧张地看着叶枫等他做出最后的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