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华夏最终章,免费,实际是三千字内容
不管国内国外接连出现新的阻力,华夏统一和发展的步伐依然坚定无比地向前迈进,北方用兵的好处之一,便是让华夏军逐步整合成为真正的国防军,而有这支强大的武装掌握在手中,华夏的统一和发展才能有保障。
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作为兴办近代工业,开放商贸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东南地区的铁路初步形成网络,地区经济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
南方的经济发展以政府引导,民营经济为主,民间经济发展非常充分,北方没有那个基础,不过几条大铁路的贯通,以及北方天然具有的资源优势,北方的工矿业也迅速崛起,成为北方近代工商业的火种,迅速燎原。
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华夏的百姓向来不缺少勤奋和智慧,新政就像一把铁锤,将束缚在他们身上的枷锁敲得粉碎,潜藏在他们身上的能量顿时爆发出来,从小商小贩到遍地开花的小作坊、小矿藏,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
各种各样的手工品,或者简单机器制造出来的产品,就像曾经出现在华夏的山寨货一样,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很多曾经让叶枫很熟悉的词汇,如温州货、广东货等等,也再度登上历史的舞台。
近代工业的门槛并不高,即便是传统的大型工业冶炼化工。如今也多以小作坊、土法地格局进行,虽然对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在所难免,却促成了华夏国力的迅速提升,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不过在华夏这样一个特别重视天人合一和传统的国度,这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势必会受到质疑,议政和选举制度又会将这种压力传导给行政系统。
在叶枫地组织下,复兴党发动舆论。对这种质疑进行引导,开始制订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政策。对无序地工业环境进行整顿。
这种整顿多数是由地方政府自主进行的,经济发展的要求与传统必然发生的碰撞,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制衡,传统道德成为对商人的要求,也成为法律需要规范的内容。
在剧烈的变化中,各种冲突在所难免,但在逐步严格规范地体制下面。无论是地方保护也好,族群冲突也好,既得利益者和逐利者的冲突也好,总归能找到发泄的通道,而渐渐规范。
与很多地方上混乱却充满活力的作坊经济相比,在诺贝尔华夏基金、华夏复兴基金以及政府的引导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先进设备和人才。能够生产世界上最新的工业品的大企业。
这些大企业从化工、冶金到机械、通讯、电器,有着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从个体来说还显得比较单薄,但是在他们地周围还有大批中小工厂、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华夏现有的工业格局。
叶枫相信,在这些大企业的带动下。那些小作坊也会慢慢发展成为工厂,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只要给他们空间,不管是赚钱还是技术,他们都不会落在后面。
这些年华夏一直在大力推行新学,不断送留学生去英美、法国、瑞典留学,国内也形成了华夏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综合性大学,以及农学院、工学院、电力学院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进入新学就读,成为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
华夏向来是个重视教育地国度。特别是新兴的工厂主和商人对兴办教育的热情都很高。几所地方大学如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大学基本都是接受捐助建立起来的。
不仅高等院校如此,华夏对学龄前教育与基础教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学堂学习,或高等预科深造。
以华夏中央政府和各省地方财政的实力,全面推开六年义务教育还没有那个资源,不过地方上捐赠办学的热情非常高,除了传统使然,在现行的选举制度中,接受过新学义务教育、达到十八岁的青年都将有选举的权利,所以地方士绅和商人才会更加高涨。
议政、选举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科举,但是通过考试选拔吏员地方式被保留下来,政府官吏大体会通过三个渠道产生,一是各级主政官员由选举产生;二是由主政官员提名下属机关地官员,议政机构通过;而吏员选拔则需要经过统一的公务员考试。
虽然还存在着很多执行不到位地情况,但是华夏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