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点区别。其他地方可以直接舍粥、舍钱。难民们排成一队来领取。万一有不守规矩的,很容易演变成一场骚乱,以至于要配几个汉子在旁边拿着棍子维持秩序,有不老实的就打。这才好多了。不不,东滨人不喜欢这样。
东滨人觉得每个人都是有用的,除掉实在老得等死的、病得动不了的那些。给这些人施舍粥米,是人道主义问题。但是其他人为什么要施舍?你是把他们当作快死的人吗?这是一种侮辱啊喂!
所以东滨的人给帮助,往往是给工作。
云剑灯会上的灯笼,东滨商会统统认购,以此支付了造灯笼工人的报酬。
买下的这些灯笼,当地是销不掉的,而且老实说质量也不是特别好,贩往外地去也未必销得掉。不怕不怕,东滨人有办法:当添头啊!
你知道做买卖嘛,总归要讨价还价。有些客人一定要你实打实让了多少银子才开心。还有一些客人呢,能额外白拿一些东西,心情就很好。所以东滨商会总是准备一些惠而不费的小礼品,随时准备做添头去收买客人心的。
这些灯笼,派这种用场正好。
新年快到了,谁家不挂两个灯笼呢?这灯笼作为添头送出去,喜庆又实用,顾客喜欢。
东滨就派了些货车、货船,过来把灯笼运走。车船反正要来一趟,空载多浪费,就把粮食啊、棉絮啊什么的运过来了。于是锦城的市场上,衣食都充盈了。
更锦上添花的是,云剑有一支队伍打西边过来,跟戎人干了一场胜战,劫了不少战利品。云剑给他们论功行赏,再叫他们在锦城休整休整、乐呵乐呵。这些兵大爷们腰包结实了,乐意花钱。本地人也愿意招待他们、顺便从他们手里赚钱。这市面就繁荣了。
赈济只暂时解决温饱问题。而锦城如今,是恢复了活力。不但眼前无忧,日后估计还会越来越好。
这种时候,又有什么人,到朝廷里告云剑的黑状,说云剑恃功而骄,于地方上拥兵自重、收买人心。
云舟当时就给二皇子建议:岂止不能处理,简直连这个状子都不能流传到外面去。不不!如果一开始就预见的话,直接把这告状的掐死在路上才是最好的!
二皇子愕然:“监国夫人,你要我堵塞言路?”
云舟谏道:“此时益稳,不益乱。”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二皇子问她:“听说监国夫人曾对康平将军倾心?”
云舟霍然立起,脸色把二皇子都吓到了。她厉声质问:“这话是哪个说的?!”
二皇子结结巴巴道:“你、你这么紧张做什么?难道说中了?”
云舟自己推测,她平常心事埋得这样深,旁人怎么知道。云剑作为当事人,自然有感觉。但云舟信云剑,还不至于下三滥到说给别人听。看起来只有林代了。正是林代跟云剑联手之后,做云剑所不能做、不便做的事情,把云舟的心事抖擞出来,好让朝廷内乱。
二皇子之所以会被这个消息击乱,正因为他倾心云舟。
他对云舟的在乎,比他承认的更多。
云舟也是没法子了: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情!
她知道她是斗不过云剑和林代两个人了。
二皇子的失败已经注定了。
其实他倒也不算很昏庸,知道不能直接去调查云剑,但他派了使者去作新年的慰问,并考虑着过完年就把云剑调到边关去。云剑如果造反,那就是拒命!他就有理由收拾云剑了。
过年的时候么,他估计大家都要团圆,云剑也不至于就能拉起队伍举兵。还有人给二皇子出了个好主意:让云剑把麾下的战士各自放回原籍去过年。道理上说,回家过年是人之常情,云剑也拒绝不得的。而士兵各自遣散之后,云剑就成了没脚的蟹了,年后还不是得老老实实听皇家的?
二皇子觉得这个主意真不错。
其实这个主意确实算不上坏,并不比太后派两个使者故作骄态去试探云剑更坏。
问题是,老祖宗说得好:时也!势也!
正常情况下很妙的帝王权谋,当帝王手里权力不够的时候,就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二皇子这么去“慰问”云剑、“施恩”于云剑手下的士兵。云剑表现出大惊失色的样子,回复说:西戎还渗透在中原土地上。如果这时候就让士兵各自回乡,出了事难以征集回来,是自掘坟墓啊!(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