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悠闲生活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讨董十八路诸侯
    “参见主公!”林森和夏侯渊一同抱拳行礼。

    曹操一挥手道:“不必多礼。林森,你说下去,我手中拥有的筹码是什么?”

    “这……”林森原本只是与夏侯渊一同闲聊,却不料被主公曹操听了去,天知道历史会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变动,但如今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主公的筹码就是……手中有皇帝拟好的讨董密诏啊。”

    “这怎么可能?”夏侯渊低声呢喃道。

    曹操听罢,也是略微楞了一下,随即便仰天大笑道:“妙啊!妙!想不到我握有如此的宝物竟不自知,还需林森提醒我才觉。”

    “主公,难道你真的有皇上的密诏?”夏侯渊诧异的道。

    “没有,但别人认为我有就可以了。”曹操一脸神秘的笑容,随即又对林森道:“林森,仅凭一封密诏和这万余人马,号召力恐怕还是有所不足,你可还有何建议?”

    “这个……森无任何办法,不知主公有没有什么旧时关系能够利用……”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董的盟主可是袁绍,四世三公,豪门之家,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可是亏死,但对于足不出兖南的林森来讲,于情于理无论如何也不应了解曹操与袁绍少时的兄弟之情,遂他只能暗示提醒。

    果然,曹操眼中精光一闪,似是想起了什么人,轻轻点头自语道:“大事成矣。”

    “主公……”夏侯渊上前一步,很是好奇。

    曹操却是轻轻摆手,打断了夏侯渊的话:“妙才,不用多问,一切一个月内自见分晓。从今天起,林森你就不用在仓库管库房了,到我的帐前听命吧,职位嘛……暂时还是都伯吧。妙才,通知屯将以上将领,下午申时,准时到军议室开会。”

    说完,曹操又是大笑两声,转身离去。

    “恭送主公!”林森和夏侯渊二人再度行礼。

    待曹操的背影消失,夏侯渊终于忍不住问道:“士达(林森字),主公说的圣旨,究竟在哪里呢?”

    “现在开始写啊。”

    “啊?你是说矫诏!”夏侯渊脸色变了变。

    “没错,你以为天下间大小诸侯的心还在朝廷么?黄巾之乱后,大家都在等一个机会,也在等一个人名正言顺的号召,这个人就是主公!”出于对历史的了解,林森此刻对着夏侯渊侃侃而谈。

    “为什么?”

    “因为在此刻蠢蠢欲动的大小诸侯中,只有主公是刚刚从洛阳出来的,也只有主公有机会带出皇上的密诏!”

    夏侯渊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来如此……不过这次林森你算立了一功,调到主公帐前听命,以后受到重用的机会定会大增,好好努力吧。我还要安排人去传命,告辞了。”

    “夏侯大人走好!”

    一众军士带着军械簇拥着夏侯渊离去。

    林森苦下了脸,曹操的近臣就意味着要亲身参加绝大部分战斗……危险了……

    ……………………………………………………………………………………

    十天后,时任司隶校尉的袁绍,亦是高举义旗,仅仅几日间便从者如云,数万人马积聚渤海,誉满四海的高门豪族就是不同,号召力上竟是比曹操高了不止数筹。

    四月十日,袁绍带着五百亲兵抵达陈留,曹操、张邈出城十里相迎。

    初平元年四月二十日。

    天下各路诸侯在同一时间收到了大汉皇帝的一封诏书,痛斥董卓暴虐,**帝都,命天下有识之士进京救驾。与诏书一同到达的,还有袁绍、曹操、张邈署名的讨董檄文,一一列举董卓**罪状,号召天下豪杰共讨国贼。一时间,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商定于春忙过后的五月十日,在平原聚义共商天下大事。

    平原城外,讨董大营。

    连绵百里,旌旗十万,进出者皆雄壮之士,往来者无白丁之人,讨董大军未动一步,已是名震天下。

    “这位大人请止步,我家主公正在休息,不知大人是……”

    “哦,这位兄弟好,在下颍川郭图,仰慕曹公已久,特来拜望。”

    “原来是郭大人!郭大人的关心在下一定转告我家主公,只是主公昨晚与本初公密谈甚久……”林森几乎已经麻木地揉了揉脑袋,郭图是谁?从历史上来讲,似乎是对其有些印象,但此刻林森已经不想细细回忆,这些天来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人,来拜访曹操,但曹操何许人也,又岂是一般的虾兵蟹将就能见到的?

    “无妨无妨,这是在下的名帖,请一定代为转交。”郭图塞过一封书信,连带着手一抖,林森便感到一串钱滑进了他的衣袖。

    “这个一定,请郭大人放心,待主公一醒,我便告知郭大人来访的消息。”林森的脸上立刻扯出了几分亲切的笑容。拒绝例钱?触碰潜规则的愣头青,傻子才回去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