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上歼灭。”
“唉!!!”卫臻重重地将马鞭摔在地上,又招呼来一个都伯道:“你去后面通知辎重队,停在离这里五里的地方就不要过来了,找个地形安全些地方把四十顶帐篷都支起来,准备收容伤员和逃兵吧。另外你带上你的人,把一会儿从这里逃出来的伤员都送到营地去,能救些是些!”
“是!”都伯领命离去。
“都给我听好了!听我命令……”卫臻又开始陆续布置起任务。
论起行军打仗,林森并非行家里手,他只能分析预测出曹操的大败,眼下能否挽回一些损失,全指望卫臻这位在三国中期慢慢成长起来的名将了。
……………………………………………………………………………………………………
事实证明,历史上的那些名将,即便在其年轻的时候,也必然会具备一些名将的潜质,譬如说兵贵神。
在卫臻布置好防守阵型后仅仅一柱香的时间,在无数的散兵游勇过去后,曹操便带着数十骑人马,狼狈不堪地穿过山道,只不过在山坡两侧埋伏的卫臻部曲并没有露面,而是仅仅是林森独自一人,跑到曹操面前,向曹操解释了一下卫臻的计划。
曹操听罢,立刻补充了两个命令,第一便是曹仁曹洪两人各领三十骑人马,以游击战的形式,对追击的敌军进行骚扰,再加上卫臻已经带去骚扰的二十骑,三股小部队往返穿插,只怕敌军根本看不出曹军还有多少可战的兵力。
第二个则是叫上林森带路,随同曹操前往后方的伤兵营,挑选出四百军容尚可称不丢人的逃兵,一番激励话语后,重整士气。之后这四百余人便静静地列队站在山坡中间的驿道上,等待董卓的追军。
当董卓的数千追敌赶到山口时,神情已是颇有些劳顿,只怕是在路上被曹仁、曹洪、卫臻三股骑兵骚扰得心烦意乱。
面对前来的数千敌军,林森骑马立于曹操身后,心中有些打鼓,暗自估摸若是董卓军冲过来,凭自己的武力,会不会是那个跑得最慢垫背的,不过当林森感受到胯下的战马动了两下时,心中总算定了定神,逃跑时自己至少是个骑兵。
不管林森怎样的计划逃跑路线,曹操却是气定神闲地将手中马鞭指向董卓军,中气十足地哈哈大笑道:“徐荣小儿,你追到此处,恐怕该告一段落了!真当我们十八路联军是好欺侮的么?有种这就过来吧!”
曹操的话音刚落,两侧山坡上立刻便有数十支旌旗,又很“不小心”地暴露在董卓麾下徐荣军可看到的角度,闪动几下,随即偃了下去,其中有两支袁绍旗帜,还是林森离开讨董大营时,悄悄潜藏携带出来的。
在林森的印象里,徐荣可不是个什么聪明人,那是被夏侯惇一枪刺于马下,配角中的配角。林森勒住缰绳的手悄悄做好了掉转马头,随时准备撤退的准备,生怕徐荣受不得曹操一番奚落,忽略自己与卫臻的精心布置的一番暗示,一个激动就引军冲上来,这样的话,不管是曹操的丰功伟业还是他这个穿越者的小名,全部都要就此歇菜了。
所幸对面的徐荣军在听到曹操的话后,只是一阵骚动,便沉寂了下去,没有任何前进的意思,似乎是在犹豫不决。
“哈哈,我这里不足千名军士,你竟然吓得畏缩不前,徐荣你可当真出息啊!”曹操又是对着敌军一阵火上浇油嘲笑,“全军都有!转身!开回洛阳!”
随着曹操的命令,队伍竟然真的转过身来,朝洛阳的方向缓缓行进。林森都在队伍的最前(也就是离徐荣军队最远),几度甚是担心的回过头去,只见徐荣的兵马依旧是一动未动。
行至伤兵营,终于有小兵传来消息:“徐荣大军转向朝西,向长安的方向开拔了!”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也不禁微微呼出了一口气,神情一下子放松了起来:“去传令给山坡两侧埋伏的人,让他们半个时辰后,真的确认没有董卓的侦查队了后,再动身回来。”
“是!”小兵离去。
曹操仿佛是要活动下僵硬的身体,大力甩了甩臂膀,扭头对林森道:“林森,联军那里没有人过来么?”
“这……是,除了刘备领军开往宛城,说愿为主公打出一条回陈留的道路外,只有孙坚曾表态愿支援主公,不过以属下之见,恐怕孙坚也不会来。”林森斟酌着说出了实情。
“哼!这群竖子不足与谋!”曹操冷哼了一声,面上已是一片愠怒之色。
夏侯渊见状,道:“主公莫要操心,如今凭借主公一人,不照样吓退董卓数千大军了么。”
曹操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夏侯渊:“你当真以为这招对任何人都管用么?”
“这……”
“徐荣乃董卓起兵时,便是其麾下大将,自忖读过几本兵书便认为自己精通兵法,加之曹真之前连续两次奇袭虎牢关,令世人对我产生了用兵以奇制胜的印象,因此我这几手布置才能吓住徐荣。妙才(夏侯渊字),你要记住,日后若是不加思考,对谁都如此用兵,你必败无疑!”曹操对夏侯渊循循教导,一旁的夏侯惇亦是侧着耳朵倾听,显得十分用心。
林森见是个话缝,又是插了进去,小声道:“主公,还有一件事情要向您禀报!”
“说吧!”
“我和卫臻在洛阳,找到了传国玉玺,不过却是献给了袁绍……”
&1t;ahref=.>.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