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悠闲生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章 原来她是蔡琰(2/2)
,城高墙厚,等闲一两千匈奴还真难攻破城池,加上守将是张世平的拜把兄弟,安全至极。

    而北方又传来了消息,匈奴击破定襄城,已经继续南下。林森立刻决定让典韦离开阳曲,使用他们“内部人”才懂的暗号,联系黑山军,准备等有了救兵之后,再前往广牧与张世平交易。因此这两天来,林森反倒没事似的在河东卫氏这里休养。

    这期间林森也终于见到了弹出绝妙琴声的那位少夫人之夫君,河东卫氏的二公子,岂知却让林森得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在下范阳林森,表字士达,听闻二公子卧病,特来探望兄台。”林森正坐在那二公子的床边,而那位绝色少夫人则是跪坐于一旁案几边,轻轻地将一碗散着中药味道的液体吹凉。

    这位河东卫氏的二公子脸色苍白,两片嘴唇亦是有些紫,躺在床上胸口微微起伏,显然已经病入膏肓。不过即便如此,那二公子的手中还握着一卷诗书,这河东卫氏称之为书香世家,的确不假。

    卫氏二公子见到林森,挣扎着将身子侧卧起来,嘴唇扯出一丝微笑:“是林公子啊,恕我抱恙在身,难以起身相迎。我早就听说过你,说起来我们乃是同岁,莫叫我兄台了。在下卫敬,表字仲道,士达称呼我为仲道便可以。”

    “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仲道……”林森正说话间,却是猛然反应过来,他是卫仲道!那身边这位绝色丽人,岂不就是被后世称之为蔡文姬的级才女蔡琰?怪不得那琴音……林森的心突突猛跳,忍不住轻轻扭头看向那在案几前忙碌的诱人背影,又忽觉得有些失礼,强忍住又将视线回归到卫敬身上。

    卫敬似乎知道林森的想法,已是轻轻呼唤道:“娘子,来见过士达兄。”

    那绝色丽人闻言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物事,轻移莲步走了过来,在林森身侧轻轻一拜,又出那悦耳的莺啼:“卫氏妇蔡琰拜见公子。”

    果然是蔡琰……林森忙道:“夫人多礼了。我们昨日清晨已在这院门口见过。”后面一句林森是对着卫敬说的,这个院子的门口与卫敬的居室相隔并不远,那日的对话,只怕卫敬也能听到,看着卫敬羸弱的身子,林森升起几分怜悯,因此不想给卫敬与蔡琰之间带来什么误会。

    蔡琰有些意外又有些感激的偷看了林森一眼,颔道:“昨日妾身言及早听闻过公子的大名,还是夫君在半年前告诉我的,夫君对于公子一直是敬佩有加。”

    林森还真不知在遥远的并州,竟有一位“粉丝”在这里,不由有些赧然:“让仲道见笑了,真是惭愧。”

    “呵呵,有何惭愧?士达献玉玺的急智,在天下间没几个人能做出来,华北混战只怕士达的功劳不小,曹公也能有了从容展准备的时间。”卫敬的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床幔,却不知能从中看到些什么。

    “仲道,你……”林森没想到卫敬对曹操也是如此尊敬。

    卫敬爱怜地看了一眼一旁的蔡琰:“士达不必惊奇,天下间早已分崩离析,汉室现在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小琰父亲蔡邕与曹公乃是挚友,我自是希望曹公能取得天下。”

    “谢过仲道心意,不过现在河东局势还不明朗,需慎言为妙。”

    “无妨,本就是将死之人,我又怕什么。士达可是为匈奴南下的事情犯愁?”卫敬很是洒脱地笑了起来。

    林森很是羡慕卫敬这种看淡生死的感觉,可惜他却做不到,听卫敬问起匈奴,林森便道:“匈奴之事,我已有对策,准备引黑山军为援,抵御匈奴,一则为雪民族仇恨,二来也方便我顺利买马南下。”

    听罢林森的言语,卫敬的眼神亮了起来,道:“士达果然乃是知己,这些匈奴实在可恨。话说张燕此人我亦知晓,为人仗义果敢,十年前他尚为一介游侠儿的时候,我父亲曾接济过他一顿饭,如今他黑山起兵已有七年,对河东卫氏秋毫未犯,而且还两次劝退了围攻卫氏的其余黄巾。不过他的手下秉性未知,而且也是野惯了的山人,到时候是否会见财起意,还请士达小心。”

    没想到河东卫氏与张燕还有这段故事,不过卫敬后半段话所点出的隐患,的确是个问题。看到卫敬胸有成竹的微笑,林森心中一动,道:“看仲道的笑容,想必仲道已有解决之道,还请教我。”

    卫敬先是不语,只是将手指向房中书架的方向,蔡琰见状,忙起身至书架前,从放置其上的一个小木匣中,取出了一枚玉佩,回身递给了卫敬,卫敬却是转手交给了林森。

    这玉佩乃是扁圆形,内有红色斑纹,看起来十分普通。林森左看右看也没看出这玉佩的特殊之处,不由道:“仲道,这是……”

    “并州的驻军大部分在太原郡,那里的戍边校尉张辽乃是我幼时挚友,直至今日也与我每月有数封书信来往,这玉佩便是他的信物,言及有朝一日若需他相助,尽管遣人执此玉佩找他。我将这玉佩交与士达,若是黑山军有异动,张辽麾下两千兵马,定可帮忙!”

    &1t;ahref=.>.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