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羽松了口气正上前相劝却见那青年自觉手足疲软、无法动弹不觉悲从中来泪落如雨仰天狂呼道:“我既如此没用不如死了干净!”周身上下陡地生出一股力气从地上一跃而起直向墙上撞去!
张然羽和醉道人忙死死将他抓住只任他挣扎却不言语。待这书生自己哭喊得累了这才看清眼前景况心知是这一老一少救了自己挣扎着便要下跪拜谢。醉道人将他拦住言道:“这位小友你身体不适不必多礼。不知小友如何称呼?究竟遭遇何事?”
那青年面色灰败长叹一口气缓缓答道:“在下名叫裴元乃是读书之人……”
原来这裴元自幼家贫父亲早亡乃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更省吃俭用请来师傅教其读书识字只盼能博得功名光宗耀祖。而他聪颖过人又勤勉好学往往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世情政略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几年前于乡试中崭露头角颇得师傅厚望但他为人极是孝顺眼见母亲体弱多病一直在家侍奉村人皆为其孝心所感原有意推举其为孝廉。只是当时朝廷举出的孝廉往往难脱舞弊逐渐流于一种浮在表面的致仕捷径裴元得知怒冲冠道:“子女孝敬父母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岂可因此而领受朝廷封禄倒显得我裴元乃是那沽名钓誉、假意奉亲之徒!”
自此裴元令名逐渐流传开来。今年年初裴元的母亲积劳成疾终于药石无灵撒手人寰。她心知儿子为自己已然耽误了科考而自己死后依照风俗子女当为父母守孝三年未免一拖再拖误了儿子终身。于是临终前她授意儿子请来村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先生言道:“我儿若真孝顺于我当于我下葬之后即刻上京赶考。否则便是有违我意乃是不不孝之至。”见裴元流泪应允当即含笑而逝。
说至此处裴元抹了一把面上泪水续道:“自母下葬在下便含泪打点行装赴京赶考。不料在雍州城外树林内遇上一伙强盗!小可身边所带盘缠尽数为其所劫所幸那强盗见我乃是读书之人听闻我流泪相告饶过我一条性命。当日母亲尚在之时曾将我家祖传玉佩缝在我腰间乃是一位行脚僧告知我母以此秘方可保我平步青云。在下虽觉此事荒诞并不可信但不忍拂逆母亲一片心意故而未曾取下。而正因如此在下身上唯有这块玉佩未曾被强盗抢走。”
醉老道和张然羽愕然相顾这雍州城外树林的强盗可不正是被自己打劫的那一伙“强盗”?老道气得牙根痒痒心道:“早该想到这帮强盗虽未伤人命却也是害人极深当初就该……”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收拾那帮强盗毕竟他们罪不当死而让他们散伙再不做强盗也不现实。左右还是自己这招妙可以大大的震慑那帮强盗也算是施以……惩戒。
正自计较又听得那裴元道:“那玉佩传说乃是仙人赠与我先祖之物珍贵异常。在下无奈之下只得将这玉佩送去典当只盼换得些钱财上京赶考取得功名再来赎回此物也可了却母亲遗愿。却不料那当铺朝奉只一照眼不待在下同意便吞下了我的玉佩只从柜后扔给我两百个铜板!”他神情激动愤然道:“我见状与他理论他却横蛮无状命人将我打了出去!可怜我一介书生下不能达成我母遗愿上无力守护先祖遗物如此无用无能、不孝不悌之人又有何面目苟生人世!”
言毕他不禁又掩面痛哭。
张然羽心中怒火燃烧再也按捺不住起身便欲去找那朝奉理论。他自幼长于山林那里民风纯朴相邻和睦便是连吵架脸红之事也是少之又少又哪里见过如此不公之事!
谁料醉道人戟指一点先将那书生弄昏以免其再寻短见方才淡淡道:“然羽莫急先去查探一番不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