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师父左慈道长地教诲。皇甫嵩和朱儶心中再无任何怀疑。只是心中更是对左慈地崇拜又提升了许多。皇甫嵩道:“元常能得到左慈道长地垂青。真是三生有幸。我等此生只怕再无这样地福分了。”说着说着。心中不由唏嘘不已。
见皇甫嵩不再追问。丁淮也不禁暗中吁了一口气。心中也不禁担心起来。要是万一真地不吹西北风。不但自己要露馅。而且更会有损师父地威名。
皇甫嵩岂能知道丁淮心中还有这样的忧虑,在听了丁淮的话之后,皇甫嵩心中再无任何担心,马上召集军中高级将领,布置一切,只待西北风一吹,就要火烧五羊坡,将波才的十数万大军尽数灭于此地。
得到丁淮的肯定,皇甫嵩决计使用火攻,于是便和波才安心相持起来,只能西北风起。
一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丁淮所说的西北风,不但皇甫嵩对丁淮的话表示了怀疑,就连丁淮也怀疑到底历史上的火烧长社究竟是怎样的情形。
但是,在第三十五日后的亥时,真的吹起了西北风,并且风势还不算小。早就在等西北风起的皇甫嵩大喜过望,欢欢喜喜地去安排布置火攻事宜,而丁淮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到了地上,老天爷还真保佑,这样的天气竟然也能吹起西北风。
与此同时,波才在营中也是暗暗心惊,没想到这时候也能吹起西北风,若是敌军这时候使用火攻,自己岂非是要全军覆没,但是现在正值夜间,若是让全军迁出五羊坡重新安营扎寨似乎不太现实,只能到明天再说了。同时波才也暗暗希望皇甫嵩等人不会在今夜使用火攻,只要能熬到明早天亮,自己就会马上换个地方扎营,为此波才还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密布在自己的营前,随时探听官军消息。
但是,皇甫嵩是什么人,竟然能称得上汉末第一名将,岂是庸俗之辈,这些问题又怎会考虑不到,结果波才派出的暗探还没有一个能来得及回报的时候,无边的大火已经趁着强劲的风势普天卷地而来。
黄巾军丝毫没有任何准备,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在睡梦中,突然现如此大火,顿时都慌作一团,有的甚至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上就被大火活活烧死。这时候,波才也没有时间去后悔当初为何没听韩烈的进谏,便在亲兵的保护下,拼死向火势较弱的南方冲去。
不知道是丁淮故意放人,还是丁淮的疏忽大意,又或许是没想到如此大火之下竟然还有一个火势如此薄弱的缺口。在波才刚刚冲出火口的时候,丁淮才率军赶到,虽然阻拦了波才大军的突围,却也使得波才带了两万的士兵突围而去。
火势的缺口马上被丁淮手下的弓箭手堵死,形势对黄巾军更是不利。丁淮远远看着在大火中挣扎的黄巾军的士兵,一个个惨不忍睹,大多数人是被活活烧死,更有一部分人因不堪忍受火燎烟熏的痛苦,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自后世文明时代的丁淮头一次见到如此惨绝人寰的景象,以前的战役和这次比起来,可谓天上地下之分。
更加有一部分人,宁愿不顾生死地向丁淮所在的缺口出拼命冲来,虽然明知道会被乱箭射死。看着在弓箭下倒下的黄巾军,丁淮最后实在忍受不了了,命令士兵收起弓箭,举起朴刀,齐声大喝:“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于是,只要没有智障的黄巾士兵便选择了投降这种方式,到这场大火结束的时候,丁淮竟然收降了四万人,而丁淮手下的士卒总共才六万多人。战争结束后,就连皇甫嵩都替丁淮担心是否能够看好这些俘虏,因为一旦兵变,对于官军来说绝对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但是,这些只是受到张角蛊惑的穷苦老百姓只是一时走错了道路,在得到官军允许投降并且又不进行杀戮的情况下,岂能再有什么反叛之心,说是感激不尽还差不多,更何况他们早就知道波才早就在大火刚刚烧起的时候便不顾一切地扔下他们独自逃命去了。
长社之战以官军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就在长社大火熄灭的第二天,一个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来到了长社,只是他晚到了一步,没能赶上这场大火。
他的名字就是曹操。
(求票票,求收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