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极品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四章 初见曹操(2/2)
等势不两立。此次子干被押解进京。虽然实属冤枉。但十常侍必然在皇上跟前坏话说尽。颠倒是非。欲置子干于死地。元常岂能说子干有惊无险?”

    皇甫嵩地问话。正是朱儶和曹操心中地疑团。

    丁淮微微一笑,对皇甫嵩道:“此中因由并不难推测,只是诸位关心则乱,一时失了方寸才会没有仔细进行推敲。理由有三:卢公此次被十常侍陷害,押解进京,朝中杨大人虽然已经不是太尉,却也必然会全力和十常侍周旋,力保卢公,此其一;如今正处平叛黄巾之时,若是皇上真的杀了卢公,则会令前方将士士气大跌,军心不稳,不利于平乱,此其二;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也是视同水火,虽然大将军与卢公并有过多交情,但是毕竟是有着共同的敌人,故大将军必然也会为卢公求情,此其其三。所以,淮才会认定卢公此番绝对是毫无性命之忧。”

    丁淮的一番话分析的头头是道,听得三人不住点头。其实,皇甫嵩、朱儶都是极其聪明之人,对于这三个理由也不难想到,就像刚才丁淮所说的一样,二人却是关心则乱,才会方寸大乱,没能将事情进行仔细分析。

    至于曹操,因为消息得知的早一些,对于这个问题分析的也比较透彻,自然知道卢植毫无危险,否则方才曹操也不会一点都不担心的眼睛骨碌骨碌乱转。

    看着三人眉头尽舒的样子(曹操自然是装出来的),丁淮继续道:“只要我等能将黄巾之乱尽快平定,到时候我等再和大将军以及杨大人联名上书,澄清真相,力保卢公。黄巾只要平定,皇上必然龙颜大悦,有了我等上书,卢公必然会安然无事。”

    皇甫嵩心中大喜,丁淮的这个建议是最符合皇甫嵩的心意了。不但可以继续进军,扫平黄巾,建立不世功业,而且还可以救得卢植性命,可以说是两全其美。所以,丁淮的话音刚落,皇甫嵩就出言附和,道:“如此甚好。”

    朱儶和曹操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朱儶此时正需要大量的战功来弥补自己的大败之罪,以便能够功过相抵,保住官位。而曹操则是刚刚招兵来到,手中没有丝毫战功,当然是希望获得大量的战功来铺平自己的青云之路。

    皇甫嵩略一思索,对三人道:“如今波才虽然大败,却没想到竟然有幸被其逃脱,波才此人深通兵法,实乃我军之大患,若不斩草除根,必然还会酿成大乱。波才此去必然投靠汝南彭脱,所以我军当乘胜追击,进军汝南,诸位认为如何?”

    乘胜追击,在现在来说无疑是最正确的决策,眼光、智慧不下于皇甫嵩的丁淮三人岂能反对,当然是一致同意了。

    丁淮并不想同他们三人一起,于是道:“我军进攻汝南,可分两路同时进攻,皇甫叔父和朱大人从长社向南进军,淮从宛城向东进军,两路齐进,加上波才新败,黄巾军士气不振,则波才、彭脱势难抵挡。诸位以为如何?”

    皇甫嵩和朱儶对视一眼,两人自然是十分表示同意。其实,对于皇甫嵩和朱儶也和丁淮是一个想法,并不想和丁淮待在一起。原因却是丁淮的谋略、武艺都在两人之上,倘若一起进军,功劳必然大半都会成为丁淮的囊中之物,这是两人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只有曹操见丁淮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感到纳闷,出口问道:“丁大人以为操乃无用之人乎?”

    丁淮连忙道:“孟德切莫误会,淮方才话未说完,孟德可分兵一支,进攻陈国黄巾,使其两边不能接应。”

    曹操大喜,这可是一个独立带兵,并很有可能得到战功的机会,没想到丁淮竟然将这样的好事给了自己,心中甚是感激,正要相谢,这边朱儶忽然道:“以儶来看,汝南黄巾有义真兄和元常两路夹攻就已足够,而孟德兵力单薄,恐难敌陈国黄巾军,不如让儶率领本部兵马同孟德一起进攻陈国,诸位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