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秘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四章 愿得此生长报国
    如墨的黑云中闪出几道耀眼的白光,远处的天空上隐隐有闷雷声滚滚而过。@@@

    “要下雨了呵”任天庭仰躺在亭子间的地上,翘起二郎腿。他眼睛半睁半闭,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回忆中。

    “沉雷护闪,天且雨也。怎么样,年轻人?老任的占雨术高明的很哪!”

    我伸出大拇指冲他晃了一晃,赞叹道:“高,实在是高!小时候听说蚂蚁搬家、小鱼跳水要下雨,现在才知道天上打雷也要下雨,老先生术法果然高明,不由得让人佩服之至。”

    任天庭笑了一声,懒洋洋地从地上站起来,打了个哈欠。他走到亭子边,扶着栏杆向外面看了看,回头对我笑道:“黑云起,大雨下,天之常也。但从雷鸣之声即可知雨量大小,时间长短,却非人力所至了。《璇玑》博大精深,其中的雷雨之占,当真是精妙通玄。”

    “今日迅雷风烈,当暴雨三天,雨量两尺六寸。嘿嘿,俗话说暴雨不终夕,老天爷今天却要降个痛快。”

    他的话音刚落,几颗硕大的雨点已经滴落下来,砸在亭子外的干地上,地面上溅起一团灰尘。看来这场暴雨比昨夜来得更要猛烈,得另找找个避雨的地方。这亭子间潮湿狭窄,四面通风,难怪这看坟人不能恪尽职守,夜间常常溜号回家。

    “对了。太常姑娘走后,中年道士和老蔺是否到苗家村找你了?”我起刚才任天庭讲述地故事,疑惑道:“莫非此处就是苗家村?”

    “苗家村么?”任天庭一神情恍惚了一下,他没有回答我的问话,只是抬头遥望着东方的天空。眼里露出惊奇的神色。

    我顺着他的眼光看去,东方地天空遍布着低沉的积雨云,漆黑如墨,隐隐向西方不断地涌动,这是大雨即将来临的征兆,好像没什么可奇怪的阿。

    “你来看这里”任天庭转过身,指点着亭子的北面方向。只见北方的天空也是一片漆黑,黑云翻滚,却是向南方涌动,乌云在天空正中形成交叉。剧烈的雷暴声从里面传来,隐隐透着一种不祥的气息。

    “这是怎么回事?”我给弄糊涂了。以前的星占术认为“阴阳相薄,感而为雷”,现代科认为云层中的正负电荷形成放电,放电过程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地雷鸣。两者的道如出一辙,但却都不能完全解释这样的天象。积雨云性质相同,怎相遇即形成雷电?何况这云层的走向也不对啊,怎么不是同方向移动?

    “乌云纵横,国有不宁”任天庭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沉声说道:“《璇玑》博大精深。其中岂有妄言?古人类原始落后,不能人力胜天,反而因祸得福,更能明了天地人感应地道。日月星云、草木虫鱼、鸟兽五谷,都可以推测人世间的生死祸福。”

    “黑云密布,并非玄虚难测。风从东来,云向西走,自然之也。如今北方有云如墨,却向南而动。逆悖而行,正应北方之国政治不稳、国运衰尽之象。”

    我吃惊的瞪大了眼睛,眼前这老头衣衫褴褛,衣服类似半截道袍,满布着油腻腻的斑点,简直和叫花子无异,谁知道竟敢如此大言不惭?张铁嘴给人算命时满嘴跑火车,也不过是坑骗一些村夫氓妇,弄些钱财官运的玄虚,怎有眼前这老头大舌头。竟算起人间祸福、国家命运来了?

    任天庭见我不信。又抬头仔细看了看天空,道:“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失其序,民乱之也。我看这北云朝南,分明应着君臣不和、兵火欲起之象。民众惶惶不可安居,野有死尸无人收葬,定有改朝换代之举啊。”

    我看任天庭煞有介事,忍不住哑然失笑。北方大国是咱们的老大哥,兵强马壮,谁惹得起他们?你在这里信口雌黄,当心被他们捉去修那西伯利亚大铁路。那里天气严寒,呵气成冰,老兄这把老骨头可撑不住折腾。对啊,任天庭也是摇头连道奇怪。天象如此,不得不言,但这天象也当真奇哉怪也。

    “莫非是老眼昏花了?”我接口笑道“这天色昏暗,老兄眼神一个不清楚也是有地。不过这国运兴衰的话头万万不可再,免得引起外交纠纷。”

    任天庭听出我话中的调侃之意,不禁也笑了起来。自己不过一山野村民而已,上达视听都不可得,何况要走出国门,去给洋鬼子传授玄?再说这些洋鬼子愚昧无知,又怎能领悟我中华秘术的精妙至?

    “别人国运兴衰,与咱们倒也并无关系,这话不也罢。不过我老任虽然老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