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签署任命徐亮为116团上校副团长、梁有田为116团中校参谋长的委任状的时候心中也根本不认为这两个人有到任的可能。给已经阵亡的人加军衔是旧军队中安抚军心的惯用伎俩。徐亮、梁有田当时也根本不知道有这项委任即使知道了也不可能到任。但是这道委任命令在若干年后的“文革”中却给他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这是后话不提。此时的徐亮正在为把部队带过黄河伤脑筋。
“麦田打靶”后当晚他们路过一个叫蒋集的小镇子眼前是怎样的一种场景!被烧尽的村镇还有一些房屋上摇曳着微弱的火苗余烬冒着呛人的浓烟村口、门前、院子里、井台边、断壁残垣之间横七竖八地躺着百姓的尸体老人、孩子、一具具赤身**的女尸……
战士们愤怒得眼睛要冒出火来。有几个当天刚入伍的新战士哇哇大哭起来。徐亮大吼一声:“哭什么哭!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攥紧你们手里的家伙在战场上让鬼子偿命!”那几个战士止住哭声擦擦眼睛看着他们的带头人咬住牙不作声了。
队伍一声不响穿过蒋集沿途又过了几个村镇一样的惨不忍睹。
离开大路继续北行。战士们似乎忘却了行军、作战的疲劳心中充满了怒火和复仇的渴望。
夜半时分来到一片森森古柏之中。离约定的接头地点高粱洼应该很近了。徐亮命令原地休息四周放了警戒哨。徐亮把部队交给梁有田掌握自己叫上**带了一个班的弟兄向东北方向出了林子。
天阴沉沉的星月无光。徐亮一行穿过林外磷火点点的一片坟地悄悄地向高粱洼村接近。高粱洼处在两省三县交界处远离交通线村子边上不远还有一座松林茂密的青松冈。快接近村口一个战士绊到地上一根绳子丁丁当当的铜铃声响了起来紧接着一阵急促的梆子和铜锣声在夜空中响起不一会村边的寨墙上出现了手持各武器的老少爷们松树明子照的四下通亮。这寨墙实际上是三米多高的防洪堤墙外挖了一丈多深的壕沟从村外的水洼引水放入村子入口处修了吊桥、安了寨门。处于几不管地带的高粱洼能在多年与洪水和土匪的斗争中生存下来自卫的能力远非中心城市周围的村镇可比。围墙上土炮、鸟枪、旧式步枪以及弓弩、大刀、长矛、三节棍……武器五花八门墙上一个银须飘摆的老者高声喊道:“老少爷们倭寇不比一般土匪这几天的消息大家都听到了到村里来避难的大家也见到了。今夜倭寇来犯不是敌死就是我亡全村老小是死是活全看我们了!”“徐爷您老放心咱高粱洼没有孬种!”“好大家不要乱都听史先生和二虎指挥!”
徐亮在暗影中赞叹:“好一个高粱洼!好一个老英雄!上级让我们到这个地方接头落脚真是英明。”向前走了几步喊道:“乡亲们别误会我们不是鬼子!”
“你们是干啥的?”
“我们是来买粮食的。”
“半夜三更的买啥粮食离俺们远点到别处买去俺们高粱洼官兵、土匪都不认!”
那个史先生止住其他人说:“客人想买什么粮食?”“我们想买八车陈年高粱。”
“陈年高粱只卖北边来的客人请问客人你是那边来的?”
“南边来的。”
那史先生声音中掩饰不住兴奋:“徐亮在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