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71乱与定(13)
    战役远非完美无缺。只是许多问题被巨大的力量优势掩盖了。攻击怀远计划炮击二十分钟可是炮击开始不久敌人已经从故意留出的一面出逃虽然已经侦查到这一动向负责攻城指挥的指挥员仍然坚持按计划完成二十分钟的炮击然后按计划派工兵在护城河架桥步兵跟进、爆破、爬城抢占城门两翼展然后才是骑兵出击追击逃敌。浪费弹药不说此时相当部分敌人已经趁机脱逃。执行计划保守僵化完全按照教材和预先计划呆板不知按战场形势随机应变好像是固定科目演习一般。逐如此类的问题还真是不少。陈浩特别要求崔明贵多总结此类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临淮关之战。袁甲三在此集中了他几乎全部残存的兵力。两岸的炮台也进行了增修增加了新的洋炮。两条新购置的炮艇也布置在这一段的淮河水面上。

    此战双方都把指挥部设在了水上。崔明贵是为了兼顾南北两岸6军的指挥把指挥部设在了海峡号上而袁甲三则是对新购置的炮艇过分迷信至于有没有一旦市里逃跑方便的考虑就不得而知了。

    战斗先在北岸打响。北岸的各种炮火对袁军设在北岸的炮台先进行了压制性炮击。这些主要为封锁淮河而建的炮台本来对来自6上的打击就防卫薄弱此时拱卫炮台的6军在炮火下很快溃散炮台面对前所未见的猛烈炮击几乎是毫无还手能力唯一有威胁的还击来自河面上的两艘铁甲炮艇。这两艘炮艇每一艘的火力似乎都比海峡号都强上一些。

    很快南岸的第三军部队也开始了对南岸炮台的攻击。因为背靠临淮关的缘故对南岸炮台的攻击正面要小一些。一部分装甲车载运步兵拖带山炮绕到临淮关南面直接对临淮关起了牵制性攻击。

    袁甲三眼见南岸炮台不保在洋顾问的建议下指挥两艘炮艇驶向上游准备利用火力优势先击垮以海峡号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