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十三章:黑色方案的启动
    阳对于潜艇部队的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因为他清楚海靠时间去建设,特别是海面船舰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成有效的战斗力,而不是建造出船只就是一种斗力。

    统帅部一直对登陆英伦三岛有些拿捏不定,原因是担心登陆部队成功登陆后被断掉补给,同时也是不太肯定航空部队能够在短期内取得制空权,以至于连空中补给都无法安排。

    在徐阳的方案中,一定的风险还是必须冒的。投放大约三十万的陆军到英伦三岛,假设真的成功登陆后一定造成英国人的大部份恐慌,迫使丘吉尔不顾后果地调回散落世界各地的海军巩固本土安全。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巩固了安全呢?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答案就在于必须获得制海权,切断已经登陆三岛的轴心国陆军。

    也是说,徐阳拿出三十万登陆部队作为诱饵,将英国皇家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利用有效的地形让潜艇部队进行一场游猎,同时航空兵部队的一些海航机和相对比较弱小的海舰也可以协同作战。

    英吉利海峡并不是一个范围多么广的海域,徐阳已经将海上战场挑选好,大规模的舰队根本无法形成有效阵型,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海军劣势也将大部份减少。

    潜艇部队一直证明是一支十分关注的部队,他们取得的战果令人侧目。在徐阳需要用潜艇部队来决定英伦三岛至关重要的一战时,他本人和一些相关人员也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到对于潜艇部队的关注上面来。

    众所周知,德意志第三帝海军潜艇部队的实质并不是外表上的义务兵部队,作为潜艇部队地指挥官,邓尼茨的手下从来不缺那些满怀热情想要成为海狼一员的水手。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造成的高失业率造就了大批失业者,德意志从而有机会招募到大批志愿者,海军方面甚至尤其注意招募那些有技术背景的新兵,譬如机械师或者冶金工人。大战爆发之前,海军征兵标准对新兵的年龄限制是17到23岁。应征者们必须在登记表上详细填写个人情况,如:身高、体重、年龄、种族、政治信仰以及一些包括教育背景、技术能力、外语能力、运动素质在内的其他情况。除了递交填写好的登记表以外,还必须提供两张登记照片以及志愿证明,后者必须由警方提供以证明此人无犯罪前科,而且所提交资料完全属实。此后不久,德意志海军地征兵标准还加上了必须是德意志国籍的限制。

    如果上述审查得到通过,应征者还必须填写一份问卷并接受当地医疗机构的身体检查,尤其是确保合格的新兵具有健康的牙齿,因为在今后的海军生涯里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牙医地。

    即便这一切都得以顺利过,审查也远未结束,新兵们还必须到当地的军事管理区登记处进行更严格的身体检查和书面审查。这种严格地征兵制度直到战争开后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宽,许多并不具备一定技术背景的应征者也得以批准入伍。

    在顺通过资格审查后。训练才正式开始。在NZ执政地德意志。完成基本教育地适龄年轻人都将在德意志劳工局接受为期6个月地工程建设科目实习。这个机构在实质上已是一个准军事化组织。完成实习地人就可以随时准备被应征入伍了。接到入伍通知地新兵将会得到一个印有个人编号地军事通行证以证明德意志军人地身份。这将在以后相当长地时间内保持有效。除非其所有者战死或退伍。

    德意志人向来懂得宣工作地重要性。取得作战成功地潜艇及其指挥官都被大肆宣扬报道。潜艇作战王牌们地照片甚至被制成了明信片。战争初期海上力量战局绝对优势地英国皇家海军在德意志潜艇面前丢尽颜面。这也使得德意志百姓们深受潜艇部队官地鼓舞。

    德意志最有影响力地军事杂志《信号》和《德意志海军》经常将潜艇官兵地照片刊登出来。电影电视里也常有报道。直到战争临近结束。还有人愿意加入潜艇部队。其号召力可见一斑。

    通常人们会认为。德意志海军地兵源多半来自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或大型海港城市。如汉堡和基尔。但实际上多半新兵来自德意志中部。如萨克森地区。一个典型地新兵来自工人阶级。接受过基本教育。很多潜艇部队官兵甚至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少数来自军人家庭。被征召进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