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雏 鹰 初 长 成(一...
    时光如梭,日月仍然。( )李宽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整整三年了。按照大唐历来说就是伍德八年了,现在小李宽已经六岁,在秦王妃的悉心教导下,李宽已经能够熟练的待人接物了,且都是彬彬有礼,章法有度。李渊看着自然是欢喜无比。由于教导楚王有功,加之长孙无垢平时本来就乖巧,李渊对她的赏赐比其他人要丰厚的多。这期间李宽有几次也见到了便宜老爹李世民,不过都因为李世民政事繁忙,基本上都没有说过几句话,李世民基本也没有怎么关注过这个儿子

    今天不用去崇文馆上课,李宽就让内侍带着不少的书籍,来到了太液池边,这里相对安静些,而且景色也不错,看累就可以远望一番,既可以缓解视力疲劳,又可以一饱眼福,李宽十分喜欢。上午看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史书,有些疲乏了,站起来稍稍活动了一下,发现太液池中,有几只鹅在水中游荡,李宽看着十分的好玩,便仔细的观察着,越看越觉得惬意,想起了骆宾王的大作,想到那诗的意境,倒和此时十分贴切,不由自主的小声念了出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好诗,好诗,没有想到,朕的宽儿诗才会如此的好,大大的出乎朕的意料,

    李宽没有想到李渊会来这里,忙一转身快步走了过来,首先对李渊躬身施礼,然后又对秦王妃长孙无垢和孔颖达等人一一见礼。李宽不知李渊为什么会突然来到这里,所以求助的看了长孙无垢一眼,长孙无垢微笑不语。

    这时李渊笑着对李宽道:“莫紧张,朕今日游园时孔祭酒讲,平日里授课前,你往往第一个就到,授课时,最为安静,从无借故脱逃,课闭后也是往往最后一人过了许久才离开。朕有些不解,想着人将你找来问询一下,他们说你在这里已经看了一个多时辰的书了,故而朕前来看看。”

    李宽一听原来如此,就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是这样想的,早到三光,晚到三慌,故而每次孙儿只是提前早去一点,做做授课时所需的准备工作,然后平复一下情绪,这样等到授课时,会更容易集中精力,至于课闭后为什么最后一个离开,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孙儿怕忘记了,所以提前做了个整理,把难点全纪录下来,回去后温书时,好做个参考,孙儿认为这样事半功倍。”

    “孔祭酒还讲了,你平日在授课中,还经常写写画画,这又何解。”

    “其实是这样的,孙儿一直认为,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只有多读多写才能不断提高。”

    “孺子可教也,宽儿有此学业,冲远和伯施功不可没,”李渊对李宽的回答十分满意。

    “多谢陛下夸奖,殿下天资聪慧,才思敏捷,非伯施之功。伯施受之有愧”虞世南向李渊躬身说道。

    “先生和别自谦,楚王今日虽有小成,实则是先生和孔先生的平时悉心教导分不开的。”长孙无垢又接着说道:“不过楚王今日所做那首的小诗,却也是不错。首先诗的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殿下对鹅的喜爱,其次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以上是写鹅在路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殿下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色的,而池水却是绿色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还有这个浮字用的也是极好。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秦王妃说的极是,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