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 十 二章 自 保 之 ...(2/2)
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这些都是萧氏众人平时根本没有想过这些,但他们已经习惯了李宽的说话方式,所以没有说话,继续等待着李宽的话。

    “冶铁业、制盐业。和铜业都是历来朝廷所重视的,除了官营以外,其他人很难插手,特别是冶铁业和制盐业更是朝廷重点监控,因为这二个行业不但会影响到国计民生,而且弄不好会直接威胁到朝廷的安危,所以要到这二个行业里,不仅是成本高,危险大,一个不小心更会授人口实,那时就很被动了。”

    萧锐插口道:“铁业我是知道的,可是制盐业会有什么危险的?”

    “制盐业早在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制盐业但是朝廷的税赋来源,所以朝廷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多,其次就是制盐业有很大的利润,会有不少门阀和地方豪强盯着的,就算得到了一时的权力,他们定然不会甘心,会不断的明争暗抢,不抢到手他们是决不罢休的,所以危险是时时刻刻都会来的。”

    萧锐点头说:“嗯,殿下所说不错,历来制盐业和售盐都是地方豪强的必争之地,甚至连盐场都经常发生血并,没有足够雄厚的实力是根本无法涉及其中的。”

    “秦汉时期,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前隋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本朝仅在洪州就造海船五百多艘。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耐心,但朝廷对这里管理很少。至于纺织业、陶瓷业、造纸术参与的人很多,如何能和船业紧密结合会有不错的前景”

    萧守道一听能发财,立马来了精神,“殿下,你说怎么才叫紧密结合?”

    “就是把现成的产品销售到别的国家或者地区,再从那里换来咱们大唐需要的东西,比如说香料等,到咱们这里销售,就可以从中赚取大量的利润,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古历朝历代都一向只重视陆权,而忽视了海权,若是萧氏这样做了,宽估计朝廷不但不会干预,弄不好还会扶持萧氏”

    萧锐皱起了眉说道:“既然有这样大的好处,那么别要是也跟随进来,怎么办?”

    “在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萧氏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建立不可动摇地位。就有可能必须得到朝廷的支持,还能让朝廷意识到,除了萧氏谁也做不好,支持萧氏的对外贸易不但对朝廷没有坏处,反而会让朝廷到得不少好处。”

    “那怎么和朝廷说呢?”

    “嗯,就和朝廷上对外贸易的好处”

    “好处”

    “对,是好处,现在朝廷每年税赋不多,因此朝廷时常陷入尴尬,就是有灾难发生时,朝廷想去赈灾,国库却又不富余,是朝廷左右为难。朝廷却不敢随便增加税赋,所以就要增加新的税种,补充和增加国库的不足。”

    “那这个税叫什么呢”

    “叫关税,关税是指朝廷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课征的一种税收。关税可以根据进出口货物具体的不同,定制税额的多少。这个税对百姓没有负担,所以没有人会反对。”

    “那我们不就吃亏了吗?”

    “守道兄,吃亏是福,用一点点的关税来换取朝廷的全力支持,你说哪个好呢,只要朝廷支持,萧氏就有了排他性”

    “排他性”

    “就是排他性,吃了萧氏,天下再无二家,这样的话,至少可以保持百年萧氏的平安”

    萧守道听着李宽的话早已心驰神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