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要文明和文化能够快速发展,纵观全世界各种历史文明都有一个基本条件,统一和平人多。听词解意,自然是一个国家长期统一少战人口昌盛,这样国家的子民才会安居乐业,才有更多的心思去研究各种技艺文化。战乱是摧毁所有文明的最大根源,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都是在战乱中成为历史的,当然这种摧毁是相对而言的,是一个他族文明泯灭和另一个他族文明崛起的过程,但只有高文明融合低文明,而低文明只能摧毁高度文明。
以中国为例,大家知道自从伏羲,神农,黄帝以来,中国历经几千年没有灭国,期间虽然战乱不断,但始终是炎黄民族的内部斗争。而内部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不会导致文明的泯灭,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能加快文明的发展,让各种文化进行融合衍生。
我以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四个明显的阶段,一为汉以前,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这期间是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国文明的精华和基础。其后两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
为什么说汉以前是一个阶段,因为从秦统一开始,君主已经开始一步步走向巅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以法治国,这对战国百家文化的继续发展虽然有影响,但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虽有焚书坑儒之说也主要是因为秦始皇对反对自己的言论打击太过严厉,他并没有刻意销毁百家学说。但是自汉朝建立,刘邦称帝以后,却做了一件秦始皇没做过的事情,愚民!我以为这是阻挡文化进步的最大障碍,当然这种错误也许是君主的必然,是不可避免的。
何谓愚民?独尊儒术,而君主下的儒术已经不再是孔子提倡的儒学,其本质经过君主的诱导已经成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儒学的许多思想学说渐渐成为虚伪的思想。
从刘邦开始,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儒生,对天下子民以教化为主,当然刘邦只是一个开始,虽然以儒家学说为主,但有法家思想为辅,但这是一个愚民政策的开端,是君主稳固地位的一项法宝。到汉武帝时,才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转折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虽然他在位期间从来不缺少法治思想,他施行的治国思想可以说是以法为主以儒为辅,但百家学说无疑是因此而衰败。”
楚邪说道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因为今天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上课,所以这时不时有学生刚刚赶来,从后门轻轻走了进来。
ps:新签作品:《异界之风流一生》书号1049622,一个小子到异界的幸福故事,想看的去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