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自是一清二楚,她更是十分清楚这刘氏嫁到杨家带来的那些嫁妆,早在杨家穷得揭不开锅时、刘氏就把能变卖换钱的都变卖了,哪还有可能有余钱去买这么一座大院子?
因此方氏从“嫁妆”一事中回过神来后,当场就扯开嗓门大声嚷嚷道:“不可能!眼下我们住的院子不可能是大嫂的嫁妆!这座院子明明是用鱼儿得来的珍珠换回来的,同大嫂的嫁妆一点干系都没……”
“再说了,大嫂嫁过来时带的那点嫁妆,早几年就已花得一分不剩了、哪可能拿来买什么房子?况且大嫂的那点嫁妆,就是一分钱都没花、也不够买上一间屋子,别说是用来买这么大的一座院子了!”
这方氏虽然比刘氏晚嫁进杨家,但当初她刚嫁进门时,可没少打探刘氏进门时带了多少嫁妆、以此来进行妯娌见的相互攀比。
因此方氏对当年刘氏带了多少嫁妆进门可是一清二楚,加上刘氏的娘家并不是很富裕、甚至比起方氏的娘家还要差上一些,这些原因加到一块儿、自是让方氏打死也不相信这座院子是用刘氏的嫁妆钱买的。
而里正虽然知道方氏说的未必不是真话,但这个时候他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座院子是不是用刘氏的嫁妆买的,眼下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既然这地契上写着刘氏的名字、那这座院子就只能归刘氏一人所有,况且也只有装傻相信刘氏的话、里正才能迅速把杨家分家一事给解决了。
因此里正也不理会方氏在一旁嚷嚷个不停,而是直截了当的说了句:“二柱媳妇,你们眼下分家只能分杨老爷子和大柱、二柱名下的物事,你和大柱媳妇儿这两个媳妇的嫁妆是不能算进去的,你不会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吧?”
“你们眼下两房人住的房子既不在杨老爷子的名下,也不在大柱和二柱的名下,那自是不能拿出来当成公中的物事平分了。”
里正这一席话说得方氏再也拿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只下意识的重复着一句话:“不是说‘父在子不立’吗?不是说父亲还在世时,儿子挣下的所有产业都是父亲的吗?怎么这座院子就不算了呢?”
一直关注事态发展的鱼儿眼下算是明白了刘氏留的后招了,当下就语调轻快的冲方氏说了句:“婶娘,‘父在子不立’这句话没错,可这房子既然是我阿母的嫁妆、那便不是我阿爹挣下的,同这个规矩也就没什么干系了。”
“你们……”
方氏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却最终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一直被她当成凭仗的规矩,眼下也管不到房子这上头来了。
而鱼儿见方氏吃瘪后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了,随后亲昵的挽着刘氏的手、一脸佩服的夸奖道:“还是阿母您有先见之明,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提前做了防备!”
一直到此时此刻,鱼儿才明白为何当初买房时、杨大柱说地契上写刘氏的名字,刘氏听了没像以为那样劝杨大柱以他的名字写地契、而是一口就答应下来。原来刘氏当时就料到新买的房子将来分家时会引出一系列麻烦来,所以才会想了把那房子变成自个儿的嫁妆这一招,彻彻底底的杜绝了方氏想要霸占大房的房子的心思。
而刘氏也是因为早就留了这个一个后招,先前杨大柱答应让二房一家也住进自家买的院子里时,刘氏才会吭都没吭声、任凭杨大柱做了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方氏就是再有不甘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怏怏的退到一边、看着里正按照先前两房人议定的法子,把分家的字据给立了下来。
而杨大柱毕竟是大哥,眼下大房一家的生活状况也比二房一家要好上许多,加上杨老爷子在世时、曾叮嘱杨大柱要对唯一的弟弟多加照拂,所以最终把家分完后杨大还是退让了一步,答应继续把房子借给二房一家住。
反正眼下杨家大房的人也不多,杨大郎他们替杨老爷子守完孝后、还是要赶去东京再领一次缺,因此这座院子这么大、大房一家人也住不完,而没住人的那些屋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借给二房住。
于是分家一事最终以方氏的如意算盘全盘落空而落幕了,此后杨家大房和二房的关系比以前差了许多,虽然还是同住在一个门内但却少了许多来往。而这家既然已经分了、那今后就要各过各的了,两家人也不能再在一个锅里吃饭了。
于是杨二柱便带着两个儿子、在眼下住的院子对面搭了两间简陋的茅屋,一间当成厨房用来做饭,一间做茅房供二房一家如厕,平日里二房一家也都继续住在大房借给他们的几间屋子里,一到做饭的时候才上外头的茅屋里做……
忽忽,这一卷的家长里短终于写完了,家也终于分了,这段剧情小云其实很无力、写得也很没灵感,还好下一卷开始要正式写同鱼儿命运相联的事儿,小云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啊!明天开始全面进入崭新的一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