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央银行,无论是谁听着都觉得有些怪怪的,但坚持之下,也只能叫做这个名字了。
当然,有皇室出身的赵若梓出人主事之人。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意见,特别是对于平日里和这个皇室之人来往比较密切的几个商人,诸如郭敬财等都是十分的高兴。因为听太师说,这个大宋中央银行类似于大宋的金银店、柜坊等等作用。
自从蒙古人入侵江南之前,商人们都为了货币的不统一头痛。长期存在的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现在蒙古人欲专行纸钞,但是在江南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使他们颇感不便,但是战火四处可见,金银店、柜坊兼营兑换价钱往往是随心所欲。不断投机倒卖,企图牟取暴利。
现在大宋要是官办兑换货币的话,那么以后商人们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可是没有等商人们敲锣打鼓的送上牌匾,一个让他们伤心的事情就接踵而来。
就是大宋中央银行不但承担兑换货币的事情,还要承担保险、债券行等事务。债券的行是为了募集第一批大宋中央银行的资金,说好了,由战争中所获得的战利品或是拍卖战争后的土地于产业后偿还。
可是在这个年,谁听说过这种业务呢?就连赵若梓听的也是迷迷糊糊,再加上姜明懂的只是一个表面,深处他也不知道,不过幸亏有陈宜中这个老狐狸,是一个投机钻营的老手了,很快的就将条文拟定了下来,大概意思就是说行债券仿造民间借贷之法,有利息共存,但是远远低于民间私下借贷的利息。
每攻占一个地方之后,城缴获皆为战利品,债券可充当现钱进行购买债券行期一般为两年为限,过期之后,持有人可以拿着其债券向大宋中央银行兑换当时各种货币,利息照付。
不过就算这样,姜明也没有想到一向积弱的南宋,在商人的眼里还是比较有威信的|快的就有很多商家加入到其中,本来大宋中央银行准备暂时先筹措资金三百万贯。有政事堂和皇室出资一半,民间筹措一半。
没有想到还没有等政事堂和皇出手,民间募集款项就已经达到了三百万贯,不由的使姜明心里暗暗的吃惊。南宋果然是藏富于民啊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福州,加上一些外来的商贾,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筹了三百万贯。要是江南真的收回,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然募集了资金,那么对于兵卒保险之事也有了着落。先筹募的资金,都归军方所有,然后由军方再掉个头照士卒数量和具体条款付给大宋中央银行,然后若是有士卒受伤,则由大宋中央银行负责士卒的全部医疗费用。如果阵亡,则每个士卒家里由当铺支付二百贯抚恤金。一年之后,双方和约到期有剩余,则全给大宋中央银行方看情况再继续协商如何续约。
这样地话。如果地多了可以支付一部分钱来退还债券地商人费用。再多了则作为借贷给军方买军需之物。而除了次募集购买债券之外剩下地机会就要由军方出面在政事堂派人地参与下进行了。
大宋中银行之事负责保险或兑换货币等事务。别地不再插手。至于存贷暂时只在官方进行。民间短时间之内不要想到有人会相信这些。
第一批参加保险地。当然是赤红军了。由赤红军最高统帅侯强出面。和大宋中央银行签订了契约。把出售战争债券之款项接收过来。再以赤红军每名士卒十贯钱地保险费用、和水手、船工以五贯钱地保险费用支付清楚。共计一百五十万贯。
而剩余地一百五十万贯钱以寄存地方式放在大宋中央银行。需要凭借侯强和姜明二人共同地印鉴。才能支取用来购买军需武器和火药等战争物资。
而其他诸如勇兵、乡兵。只能靠本人自愿出资加入保险。不过一旦被选入赤红军。则就会由军方负责承担。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带动其地积极性。
因为做完这一切。赤红军就要出征了。在战争中。士卒将士难免会有所损伤。至于补充人员肯定要从这些勇兵和乡兵之中挑选。因为当初在建军时。姜明就是出于将其建成预备队那样地武装。随时可以抽调入赤红军。平常负责治安和守卫任务。然后就是日常训练。以便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