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
不相让。寸土必争。
关于这个问题,两人就闹了近一个月,最后还是姜明和陆秀夫在中间调停,最后以河源、海丰为界,才将这个事情慢慢的平复下来。
最后定下来的有张镇孙判广州府,下辖新会、肇庆府东部、广州周边、清远、佛冈和惠州西部。张判潮州府,下辖潮州、循州、梅州和惠州东部地区,但是黄去疾却划在其的手下,因为漳州府被判给陈吊眼。原有漳州地界不变。再加上汀州也划归漳州府管辖。姚良臣判韶州府;杨亮节判福建府;文天祥判赣州府;侯强判南京府;谢得判苏州府;吕文焕判杭州府;邓光荐判骛州府;陆秀夫判南昌府;赵孟判徽州府;张德判潭州府、凌震鄂州府等等。唯一例外的就是陈宜中作为一个外人,却被判泉州府。
陈宜中判泉州府的事情,也是蒲寿庚自己提出来的,因为这两个老狐狸已经算是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关于蒲寿庚自己的原因,让他经常在政事堂遭受那些所谓忠臣义士的白眼,还不如避开一点比较好。不过开始陈宜中还是想署理台湾,但是姜明为了平衡势力,只能强留其在内陆。因为作为读书人来说,很少有人站在姜明这一边来。
包括和姜明私交甚好的文天祥等几个人,好像也在刻意的回避着什么,不由的不让姜明心里起一些警惕之心了。现在他的手里,除了赤红军和台湾府之外,在内陆的外援还真不多,陈吊眼可能是出身草莽同病相怜的原因,和他关系一直不错。张、吕文焕算是姜明一手招降的,也站在他的这一边。而凌震和张钰身上本来打的就有国师烙印,也站在他的这一边,剩下的文天祥、杨亮节、张德和姚良臣等基本上都是属于摇摆不定的人了。文天祥和姚良臣还好说一些,本来就是同患难过得人。
可是杨亮节和德却是唯太后的马首是瞻,是很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姜明才决心留下陈宜中帮他在一边看着。
不知不觉之间,士大夫出的读书人竟悄然占有了绝对的优势,陆秀夫、张镇孙、姚良臣、邓光荐、谢得、赵孟,再加上在行朝各部的官员,姜明已经不能再小看这些读书人了。
因为这些文可是算是朝堂之上的常驻人手啊,而姜明这边,不是武将就是领兵在外,危急的时候,只能派遣亲信心腹在行都代理议政,他们还要赶赴各处战场呢?
要是不小心再让这些读书人抓一些兵权,能做出什么事情来,那是谁也好说的,不到百年的韩胄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了。姜明虽然不怕,但是在这个时候最忌的就是起内讧,那样的话,远在大都的忽必烈会笑的嘴都歪了的。
之所以会有内讧,那就是少相对的制衡,姜明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而陈宜中也是这么教他的,最重要的,是姜明很快的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双方第一场争执不是环绕着张镇孙和张僖之争展开的,而是围绕着蒲寿庚的职务展开了激烈的反弹。本来,由政事堂瓜分各个府辖的责任。其实只是一个挂名而已,姜明主要的用意,就是想让每个人都做一点实事,去分管一府之地的责任,那么就少了勾心斗角了。而且可以凭借每个人下辖的府县政绩评定政事堂每人的功绩。这个才是姜明的初衷。
蒲寿庚早就看出来了,以根本就没有起争这个政事堂位置的念头,因为一切事情的实施,还要靠他这个泉州的父母官去做,只是政事堂可以给予你指导或者是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在朝中有人方便提出自己的要求而已。
而无论是姜明的意属,还是蒲寿庚本人的心思,都是朝着政务院议长的位置上看去的,因为在姜明的心里,如果蒲氏能够当上政务院的议长,那么就会传递给天下人一个信号,就是从商者亦可议政这个信号。
从而鼓励商人做善事获取民心,那样不用科举,也能获得议政的权力,对于其的诱惑是非常大的。
而蒲寿庚想当这个议长,却是为了以后行商时的方便,可以随时把握朝廷的变化,远远比一个政事堂的虚衔实惠的多。
正当两人觉得只要共同努力就可以水到渠成的时候,却遭到了以陆秀夫和张镇孙为首的激烈反弹,十分坚决的拒绝了姜明的要求,并且更彻底的是,干脆拒绝蒲寿庚进入政务院,理由是,蒲氏有官职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