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小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三章一剑光寒(上)(2/2)
侯爷开脱盼盼刚才奏的那《刹那芳华》虽然是用笛但此曲实是脱胎于《潮汐》、《弄舟》和《昙花》这三失传的古箫曲而李侯爷却是三年来第一个听出其中箫意的人‘生平第一知音’绝非虚言。”

    “哦!”众人恍然同时对李无忧的观感也由鄙夷变为佩服而芸紫看李无忧的眼神更是透出了一丝崇拜。

    司马青衫笑道:“我就说嘛能吟出‘朱唇吹奏昙花曲我愿身为碧玉箫’这样的绝唱的风流人物即使是为朱大家神魂颠倒也断不该分不出箫和笛敢情我们的李才子是话里另有玄机啊。可惜的是本相还在那里枉做小人地为他辩解。”

    这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紧张的气氛也渐渐的缓和。

    李无忧不过是说了一句话就迫得文治左支右绌心中大乐看了后者铁青的脸一眼笑道:“丞相过誉了这朱大家的‘生平第一知音’在下可不敢当小子只是侥幸而已。不过古人说‘曲艺相通’音律造诣到了朱大家这种境界别说是易箫而笛就是易琴为笛也非难事。这与武功法术到了极至会殊途同归相互转化是同一道理。”

    “易琴为笛……易琴为笛……啊!我明白了。”朱盼盼喜道“多谢李侯爷盼盼终于明白如何演奏那古谱《高山流水》了。”

    看她兴奋的样子显然是李无忧这句话竟然帮她解决了一个苦思许久不得解的大难题众人对李无忧又妒又佩同时也刮目相看。

    “荒谬!虽然古来有罕见的绝世天才可以武术双修但武功是武功法术是法术怎么可以相互转化?”却是文治冷冷道。今晚的宴席李无忧出足了风头而他不但得罪了一大帮人而且丢足了脸此时终于又抓住李无忧话中那句“武功法术到了极至会殊途同归相互转化”大做文章希望挽回一点颜面。但可惜他的反应又已被李无忧算计在内。

    李无忧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当即冷冷道:“井底之蛙怎知天外有天?”

    “你说谁是井底之蛙?”一如李无忧所料文治简直是怒冲冠。

    李无忧淡淡道:“谁答腔我就是说谁。”

    文治拔出身上配剑怒极反笑道:“好!好!李候爷这么说想来必是已经通过法术练成了武功。那好请在场的诸位请做个见证今日若是李无忧能用武功击败文某我文治就自废武功从此退出江湖。但若李候爷因此败在我的剑下就请他不要赴明晚芸紫公主的约会而且以后也不能再和芸紫公主在一起不知李侯爷有没有这个胆量?”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巨大的波澜。文治这个赌约看起来似乎是李无忧占了便宜但旁人却都知道这绝不公平。因为千百年来武功和法术就好像太阳和月亮各自光芒四射但通常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天空。即便是有几个绝世天才能够贯通武术武术双修但也必定会有一项强另一项弱这就好比一天中的早晨和黄昏这两个时候日月会交辉但交辉的时候不是月亮更明亮些就是太阳更明亮些。现在的李无忧已经与大荒三仙齐名法力之强是勿庸置疑但也正因如此即便他是武术双修武功也必定极其有限文治要在武功上击败他自然易如反掌毕竟不是谁都能像李太白、蓝破天或者大荒四奇这样在武术上都有通天贯地之能。退一万步说即便李无忧是像他们一样的例外人物于武功法术都有极高的天分但他年纪比文治小内功自然比文治要弱而以文治深得正气盟真传的武功说来李无忧又凭什么击败他?

    所以文治的话表面大方其实用心极其恶毒但武术殊途同归这话李无忧确实说过谁也不能怪他过分。

    芸紫公主忙道:“你们别比武了因为我临时想起一件事明天晚上的约会我已却消了。”言下已经表明自己对李无忧的爱慕但也同时暴露出她其实也不看好李无忧的武功希望后者不要比武。

    这话非但未让文治收手反而因此对李无忧更加妒忌如狂看他的眼神似乎都带着火。

    司马青衫忙圆场道:“算了二位皆是当今世上难得的少年英雄谁受了伤都不好啊!”

    天逸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