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却另辟蹊径,皱眉说道:“即便他是诚意相邀,姑爷肯不肯来,却也不好说!”
兰芽一哂道:“季瑛又不是多大的人物,要擒他哪里用得着这么大的周折!况且我又写了信,他认得我的字迹,不会怀疑。”
冬雪道:“即便如此,可是……”
她忽然缩口不说,但兰芽见她神色,已知其意,微微一笑,说道:“莫说是燕王一路将我送去临安,就是阎王送去的,他也定无丝毫犹豫!”
一语出口,不禁自傲,心想自己这个郎君俊爽磊落,有如青天碧海,霁月光风,不要说自己清清白白,就是当真有个什么,他也只有体谅心痛,绝不会像世间那些凡俗男子一般,对自己轻看一眼。哪怕举国皆知我贺兰芽与鞑子王爷同行共止数月,在他必也只是一笑而已。
想到此处,不由暗暗感激真金。若他用强使狠,强逼委身,那时即便郎君不弃,自己又有何颜面与之相见!
四人徐徐赶路。又走半月,进了江南东路。
因兰芽身子好转,此后便走快了许多,到得入秋,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临安城下。但派去南面的两个护卫,却始终没有音信,兰芽虽然牵挂,除却等待却也别无他法。
七月廿三这日,四人自西水门进了临安城。
兰芽三年前曾随母亲到过临安,九歌跟从侍奉。冬雪在吕将军府上时亦曾来过,三人都属故地重游。
只真金是初次来此。在大都时,他周围的汉人师友、侍从,虽都向他描述过宋都的富饶繁华,但今番亲眼目睹,仍是大大地吃了一惊:
但见十余丈阔的护龙河清波荡漾,河中莲叶接天,莲花映日,红红白白,一碧千里;近岸之处桃李梨杏,杂花相间,蜂飞蝶舞,嘤嘤喧喧;御路之上雕车竞驻,宝马争驰,金翠耀目,罗绮飘香;街道两旁青楼画阁,绣戸珠帘,茶坊酒肆,应接不暇……当真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耆卿“望海潮”一词,竟无一字虚设。
原来元人兵不血刃占了临安,伯颜又军纪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惊。因此百姓生活并未受到怎样惊扰。连谢太后给李庭芝的诏书中都说:“今大兵在城,然三宫不惊,九庙如故,百姓安堵。”因此真金一路行来,只见市井安然,竟与宋人所治时几无两样。
真金心中感慨万端,一半是为艳羡南朝繁华美丽,一半则是为有伯颜这般的将才而大感欣慰。
至于兰芽三人,料想中本以为今日临安自当与当日的襄阳相似,家家关门闭户,人人胆战心惊。如今见城中竟是一派太平景象,自然也觉惊奇。但惊奇过后,想到大好都城,归于人手,更油然而生凄凉愤懑。
四人为早早进城,误了午饭。再走一刻,真金见一间酒楼高高挑起了“楼外楼”的酒幌,便停下马车,回头叫三名女子道:“吃点东西,回头再寻客栈!”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题临安邸”本是孝宗时京师太学生有感于朝廷偏安半壁江山,不思收复故土的嘲讽讥刺之作,当时一经写出便口耳相传,脍炙人口。
如今临安落入元人手中,天下就有人脑筋如此灵活,拿这诗做起了文章:在繁华之处一连开了两个酒楼:一名山外山,一名楼外楼!
因这首诗杭人无不能诵,因此酒楼自开业之日起,生意便好得不得了,除食客络绎不绝外,还招来了不少唱曲儿的官妓。
真金带着兰芽三人上楼,寻了个雅间坐定。便听屏风外一声鼓响,隔壁有清亮的女子声音已唱了出来。
按说唐人唱诗,宋人唱词,可这宋女唱的却是一首七绝。
一声鼓一句词,中间伴着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一曲唱罢,旁人犹可,冬雪已自滴下泪来。原来那女子唱的正是她的旧主——襄阳守将吕文焕:
吕将军在守襄阳,十载襄阳铁脊梁。望断援兵无信息,声声骂杀贾平章!
吕文焕独守襄阳十年,“捍御应酬,备殚心力……每一巡城,南望恸哭”,最终力尽粮竭,待增援久久不至,被迫降元。更与元将折箭为誓,保住了襄阳全城数万人的性命。
吕将军虽是降将,但十年守城之功,宋人不忘;权ji贾似道一手遮天,将襄阳置之不问的行径却令人切齿痛恨。这一首七绝浅显直白,唱的就是此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