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李各庄的渔港中,马顺兴家的渔船格外显眼。别人家的渔船,都是木头上直接刷的桐油,夜里看上去白乎乎的。而老马家的船,先用大漆走了三遍,外面刷的桐油,还在容易损坏的地方都包了铁皮。更与众不同的是,他家的船头上,还装了一根一丈二尺多长的撞杆。启航前,马顺兴还在码头上烧纸祭了龙王爷。
渔船刚离开码头不久,讨伐队就从身后追了过来。房子早已都被他们烧光了,能抢的东西就是连夜壶也没给留下。看着逃走的渔船,这些讨伐队这回注定又要空手而归了,气急败坏的他们,对着远去的渔船,乒乒乓乓又放了一阵空枪。
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把海面照得明晃晃的。涌起的层层波浪,焕发出点点银光。
渔船逃到海上,讨伐队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要在海上躲几天,等讨伐队走了,大家再回村子。以前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也没什么不妥,这一次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吧。渔民们就这样自我安慰着,下了锚,任凭渔船随着波浪慢慢地晃动。
海上讨伐队几点摸上来的,谁都不知道。半夜中,马鹤姑娘突然被一阵剧烈的摇晃惊醒,海面上到处都是燃烧的渔船,伴随着妇幼凄厉的哭叫声。
日本人组建讨伐队的目的,一是抓实抓人,二是抢东西。可这些高丽棒子一不要人二不要东西,他们只是为了残杀。趁渔民都睡熟的时候,高丽棒子把一个一个装满汽油的瓶子扔上渔船,然后再把一根根点燃的火把丢过去。无数的渔民就在不知不觉中葬身火海,在火光的映衬下,海面上到处都是浮动的人头。
讨伐队没有开枪,他们站在船头,手里拿个长长的鱼叉,把一个又一个浮在海里的渔民插起来,丢进燃烧的渔船中。火海中传出渔民凄厉的叫声,引得这些畜生哈哈大笑。
老马家的船甲板上装了铁皮,讨伐队点燃的***没起什么作用。一艘讨伐队的铁壳船,觉得自己身体坚固,像老马家的船迎头撞了过去。却没有看清楚船上幽黑的撞杆,两个高丽棒子像糖葫芦一样,挂在撞杆上,在半空中手舞足蹈,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马顺兴起锚,升帆,想驾船逃离这块儿是非之地。讨伐队开枪了,密集的机枪子弹像刮风般扫过,正在掌舵的老马身子摇晃了两下,一头栽倒在甲板上。老马的大儿子顾不上查看爹爹的伤势,重新出现在舵位上。
讨伐队这次出动了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现在海面上又重新变得宁静起来,惨叫声没有了,只剩下烧得噼啪作响的渔船,在大火中慢慢解体、沉没进冰凉的海水中。
只有老马家的的船还安然无恙,这可能是因为撞竿上还挂着两个高丽棒子。讨伐自怕误伤了同伴,不敢正面拦截开枪,只能追的渔船屁股打。
老马的大儿子也牺牲了,他的大徒弟义无反顾的又走上了舵位。讨伐队的子弹雨点般落在渔船上,但庆幸的是,船帆一直没有被他们击落,这使得渔船和讨伐队的船距离越来越远。
轰轰几声巨响,讨伐队开炮了。马鹤眼见着大师兄从舵位上被炸起多高,变成一团碎肉四散飞扬。高大的桅杆,也被拦腰炸断,带着破碎的船帆,一头栽进大海。失去动力的渔船,在海上漂浮着,船舱被炮弹炸了几个大洞,海水哗哗地灌进船舱,渔船也慢慢的沉了下去。
马鹤一点儿都没感到害怕,这样死掉也好,渔船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自己终于有机会,去另一个世界和家人团圆了。她甚至听见了爹爹用他那特有的沙哑声音,演唱乐亭大鼓。她轻轻的吁了口气,仰面看了看天空中那轮圆圆的明月,眼泪顺着她光洁的面颊滑落下来。这是个什么样的中秋节啊!
突然,她发现月光越来越亮,化作一团白雾把渔船包围起来。远处的火光不见了,讨伐队的枪炮声,再也听不到。
雾气越来越浓,越来越厚,马鹤感到自己有些呼吸困难,一阵强烈的睡意涌了上来,她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能睡着,千万不能睡觉。可是眼皮越来越重,头也抬不起来,她又努力地睁了睁眼睛,不由得对自己刚才的想法有些好笑,反正就要死了,睡着了死岂不是比清醒的死,受的痛苦要少一些。有了这个为自己开脱的理由,马鹤沉沉的睡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