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十一章(2/2)
于接待、布置,小相氏凡事不敢擅自做主,都和杨氏商量着来。

    而诚郡公府真正的主人,武元庆却是和闲人一般,日日买醉:唉,可怜那宜乐,就这么匆匆定下了人家……唉……

    没头脑的武元庆虽然很郁闷,可是上回被李治以爵位恐吓,已经是吓破胆子了,至今都乖得很。有牢骚也只敢放在心里,连武元爽都不敢说,生怕自己的爵位被太子夺了,改赐给自己的弟弟。

    所以等到武元庆同武元爽一起在前头迎接太子殿下的时候,武元爽就看他哥哥如同鹌鹑一般,在谦和有礼的太子殿下面前很是失礼。

    唉,罢了罢了,大哥的性子真是年纪越大越古怪,武元爽只能堆起满脸的笑容,打起精神招呼太子殿下。

    前院们是男宾在“愉快地”交谈。

    后院就热闹多了,杨氏得了武颜的意思,早早就把自己小女儿喊过来了,哦,还有她的大胖儿子。

    但是杨氏琢磨着不能厚此薄彼,本来元英就对元华和元芳感情特别好这件事有些介怀,如果单单只喊了元芳过来,回头元英又该伤心了。

    守寡与守孝不同,贺兰安石已经去世一年多了,此时的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还在孝期,可是武顺已经没有太多的讲究了。如今武顺没有提出要改嫁,让贺兰家松了一口气:毕竟孩子还是需要母亲照顾的;再者,她武元英还有一个太子妃妹妹……

    所以杨氏一给贺兰府下了帖子,说要让大女儿回武家住几天,贺兰家哪里会不依?

    等到武顺和武颖回到武家,自然也就知道了如此劳师动众,是因为身为太子妃的武颜要回来。

    ……

    实际上就是,随着太子和太子妃一同来的,还有两位公主!

    杨氏和小相氏在大方面都是脑子灵清的,把武元庆和武元爽的儿子也都轰倒前面去,以免惊扰贵客。

    小相氏的大女儿宜安也在娘家,言笑晏晏地与太子妃打趣——她们还真是曾经一同出门赴宴好几次。

    眼见大家其乐融融,武顺不甘寂寞地问小相氏:“大嫂,宜乐怎么没来?她就算订了亲事,也不该不出来见见自己的亲姑姑呀——咱们今日又没有外人。”

    小相氏略尴尬,不知道这个脾气最大的小姑子是要给自己难堪,还是给太子妃添堵,只好说:“宜乐身体有些不适,小郡主如今还小呢,万一要是过了病气可就不好了。是我做主不让她出来的。这孩子知道几位姑姑要来,也是想念得紧,托我把她早早绣好的丝帕送给她几位姑姑。”

    一番攀谈,也是挺无趣的。

    杨氏自然是疼爱武颜的,但是如今她更怜悯守寡的大女儿,因此对着武颜说的话,总是有意无意就往帮衬元英这头拐去。

    小相氏为了儿女前程也是要巴结着武颜,好在她的奉承并不让人反感。

    武顺等闲不开口,但是眼神阴郁,有些瘆人,但凡开口,必定就是给人找不痛快。

    也只有武颖,是真心真意为见到自己的二姐姐而开心。

    没等到用哺食,武颜就提出告辞了——其实按照李二陛下的恩赐,太子妃在娘家用一顿饭也是顺理成章的,可是武颜因为心里记挂着人偶的事情,想要早早回去。

    女眷们将太子妃和两位公主送出二道门,看见太子殿下玉树临风地站在二道门前。

    于是众人又再次给李治请安。

    李治受礼之后,很自然地对武颜说:“咱们回去吧。”

    咱们。

    武顺在人群中央,反复咀嚼这两个字:可惜了再没对我说“咱们”的人了!二妹妹真是天生好命,若是能将福气分给我一点、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