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导致明军再无与鞑子正面抗衡的能力。
天策军却截然不同,新的施政策略和暴力土改,以及在军事手段保护下迅猛发展的商业,这一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使得天策军的可支配资源不亚于大明朝廷,又能通过海军的运输船,源源不断的运送到鸭绿江边的九连城,宽甸六堡,然后经由雇佣而来的朝鲜和汉人民夫,运送到前线。
许尔显不急着打下石灰窑堡,就是想让阿济格不断增兵,然后消灭鞑子更多的有生力量,等到鞑子都死的差不多了,这些城池唾手可得,反正现在有的是炮弹和火药,慢慢炸就是。
阿济格虽然不清楚许尔显这么恶毒的想法,但他也知道,长久的耗下去不是个办法,但石灰窑堡又不得不守,拱手让给天策军的话,无疑是对士气的巨大打击。
这两天来,镶白旗的兵马已经折损了四百多人,重建的汉军旗也损失了差不多三百多人,继续这么打下去的话,石灰窑堡的兵力撑不过十天。
但是,阿济格并没有任何办法,现在只能在石灰窑堡固守,同时增加阿里布达岗和赫图阿拉城的防御,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他手头的兵力也只有不足一万三千人,能拖一时是一时。
阿济格烦闷,多尔衮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
当上大汗的喜悦心情,很快就伴随着天策军的全面进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忧虑,听到的消息都是哪哪又被攻破了,那个牛录或者甲喇又在哪个地方被全歼了,整天考虑怎么应对天策军的进攻。
现在他才明白,去年皇太极力排众议,不顾一众大臣的反对,强行调集大金国近乎全部兵马,大举进攻锦州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了。
天策军的实力,远比锦州之战时候展现的更为强大,说起来,当初那一战,是大金国战胜天策军最好的机会,可惜最后还是棋差一招,没打赢天策军。
天策军的进攻才开始一个月,但大金国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很多,南边的东江军团逼近赫图阿拉,北边的叶赫军团,也夺取了叶赫东城,朝着清阳堡,威远堡推进,距离沈阳,已经不足四百里了。
叶赫军团虽然是天策军中火炮火铳装备率最低的一支,但其占据着绝对的人和和地利,比起其他几个军团,更加不好对付。
叶赫军团组建初期,因为为了保持控制,其中有三分一的士兵,还有绝大部分的中基层军官都是汉人,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还有李泰这个叶赫贝勒的名声,迅速招揽叶赫旧部,规模迅速扩大。
此外,海军还不断的同北方的部落展开贸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货物,让这些土著大开眼界,但自己又穷的很,辛辛苦苦狩猎而来的熊掌,貂皮,虎骨,虎皮等,又换不了太多的货物,只能羡慕。
同时商队由海军突击队保护,他们抢都抢不了,于是李泰顺势便开始招兵工作。
向他们宣布,只要加入天策军,不但有军饷,未来能进入南方生活,获得战功之后还有巨大的奖励,那些他们很想要的货物,都可以通过战功来获得,只要加入天策军,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根本不是梦。
于是,大量的野人女真部落青壮,加入天策军,他们虽然正面作战能力不行,但在这山高林密的大山区,对付鞑子兵简直是易如反掌,同时海军也不断的输送武器弹药补给,武装他们。
尤其是那些火炮,更是让不少部落惊为天人,以为是天神下凡,更加坚定了他们投靠天策军的信心。
除了这些野人女真,苦夷岛和虾夷地的阿伊努人,也被大量收用,成为叶赫军团的有生力量,在鞑子的北方大地上纵横驰骋。
不过,李泰的开拓之旅并非是一帆风顺,刚开始的时候顺风顺水,毕竟麾下一支经过多番大战的老兵,又有数量众多的火器,对付这些依附于鞑子的海西女真部落易如反掌。
但随着不断深入,兵力被分散,皇太极又意识到了来自北方的时候威胁,虽然没办法集中兵力对付,但还是抽调了不少兵马北上增援,而那些海西女真部落,虽然有不少仇视后金的,但毕竟在后金的统治下生活了十几年,也没多大胆量反抗后金的通知,所以奔着两边都不得罪的想法,两面逢源,让李泰颇为恼火。
进入冬季之后,攻势不得不暂缓下去而叶赫军团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恰恰就是开春之后。
锦州之战,天策军大胜,鞑子大败,皇太极战死,天策军威望大增,那些原本在叶赫军团与鞑子之间摇摆的部落,直接倒向了天策军,李泰的势力迅速推进到了原本叶赫部的地盘,叶赫贝勒的大旗一拉,原本叶赫旧部分分来投。
而多尔衮和代善开始忙着善后,后来又开始争夺权位,让李泰的推进畅行无阻,对叶赫东城展开三个月的围攻之后,这个原本叶赫部的都城,李泰的老家,重新回到李泰手中,海西女真四大部,外加其他数不清的大小部落,纷纷前来归顺,后金的北方领土,全部落入叶赫军团之手。
休整一个月后,李泰率领叶赫军团四个师,近五万大军,从叶赫东城启程,向南进攻,准备沿着三万卫,辽海卫,开原卫,铁岭卫,一路扫荡沿途城池,堡垒,最后抵达沈阳城下。
对于李泰是这支叶赫军团,多尔衮也难以应付,若是在去年这个时候,最多调集三旗兵马,就可完全将其挡住,现在已经是不可能了。
多尔衮很清楚,现在的天策军,即使是全盛时期的大金国都难以正面抗衡,更何况是遭受重创,又经过内乱,孱弱不堪的大金国,最终被天策军消灭,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想要依靠自己自救,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多尔衮现在的希望,就在大明朝廷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