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赞了,想我孟德胸怀大志,竟行那刺董之事……”曹操在刺董之后就是后悔,非常的后悔,但刺董的确为他换来了巨大的名望。
所以,这是既后悔,又有些骄傲的矛盾情绪。
“我指的可不是刺董之事,乃是孟德兄聚义兵讨董之壮举。”荀或则很明白,现在的曹操还没有被现实和猪队友毒打过,正是自信满满的时候。
“解若此来,莫不是愿助我讨董?吾麾下军师之职,可一直虚位以待贤良。”
营帐之内,只剩下荀或与曹操两人,青梅酒、孜然肯泰罗、铁板肯泰罗柳……
曹操知道荀或喜欢吃什么,荀或也送给过曹操几个厨子,关于香料和药材的研究,荀或也没有停过。
而且也没有人敢来说荀或这是奇技淫巧,毕竟你没有证据证明这是荀或研究出来的,荀氏厨子的改良和他荀或有什么关系?
“孟德兄,或此来一为迁族避免灾祸,二来也是为了西进洛阳,接家严回族安享晚年。”荀或直言接受曹操邀请的目的。
荀或暂时没有投效曹操的想法,虽然现在加入曹操手下的确能成为他麾下最重要的谋士,并且还能很简单的统一华夏。
但是以他表兄荀彧那执拗的性子,晚年的曹操必然不会对荀家毫无保留的信任。
再加上这个主公自己也太聪明了,不好忽悠,不能糊弄,所以荀或打算先看看再说,因此与曹操的交往都是朋友相称,即便曹老板的确大他十多岁。
曹操交朋友那都不看年龄,他能和蔡邕成为忘年之交,也能和荀或成为忘年交。
其实很多三国小说都把曹操和蔡琰的关系描述的有些暧昧,但实际上曹操生于155年,蔡琰生于177年,即便是189年的现在蔡琰也只有13岁。
(注:此处采用史学家推测版本,《后汉书·蔡邕传》中记载,蔡邕曾在公元177年上书:“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但实际上历史对蔡琰和卫仲道的生卒年记载全部遗失,只能靠二创了。)
曹操好人妻荀或不但知道,而且在此道之上与曹孟德颇为投缘,并且在讨伐黄巾期间,抵足而眠的时候详细的讨论过对人妻的见解和看法,可以说是志趣相投的两个狗东西。
曹操自然也从荀或的话语中听出了拒绝的意思,但是他也明白自己这位朋友决定的是只能先由着他去。
二十多岁的世家嫡子不但没有娶亲,而且就连定亲都没有,你就可以想象荀或这个人有多执拗了。
因此,曹操只是微微失落了一点,随后便顺着荀或的话题,感叹起朝政来。
“董贼入关之后,朝廷众臣皆人心惶惶,唯有荀司徒直言力保,才使得董贼未曾大开杀戒,只可惜……”
曹操在可惜什么荀或也知道,董卓的残暴是真的残暴,不知道杀了多少掌权的大臣。
可董卓的确提拔了那些被党锢之祸禁用的士子,这其中也包括荀或的父亲荀爽,以及大儒蔡邕等人。
这也是为什么蔡邕在董卓死后还回去感叹被董卓重用的经历,当然王允听到之后直接把蔡邕下狱斩了。
然而这个时代的董卓实际上更加残暴,至少前两天还是司徒的王允现在就已经死了,司徒成了他父亲荀爽。
虽然这其中也有着荀或的一些影响。
“董仲颖原本可是汉室忠臣啊,少年任侠平定西凉,一身征战却凉了勇士之心。”荀或在曹操的面前并没有说董卓的坏话,或者说曹操从未听荀或说过什么人的坏话。
将意外的目光投向荀或,曹操也回想起在讨伐黄巾时期见到的董卓,随后便沉默不语起来。
大部分三国影视作品和小说都将董卓描写成非常反派的角色,甚至于极度嚣张跋扈。
但出生西凉的董卓其实非常卑微,他有谋划,但没人听他的,皇甫嵩和卢植都非常看不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