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从斜谷道出兵一路,先屯五丈原,给高道谨部加一道保险才行,否则东线主力可能腾不出手北上,若不拿下安定,将来要打关中就难了。
不多时,陈裨取来一托盘卷本与折本放于案几,其中卷本就是文书卷轴以麻绳捆扎,这是疏和状,有时会用绢书写;折本就是驳议,此时自然是议定的军务。
刘义符将之全部看完,却没有批复,反正下雨了也就不那么急,还可以再议。
不过卷本有都督府左参将姜抟奏报,梁州兵额为九郡三十五个旅,有三万九千多兵。六月之后索邈为了备战,又在秦、雍流民和侨族中征募了三十五个旅,以备战后北上戍边。秦州官面上是称为南秦州,州治设在勉县,为侨民聚居地,有名无实。
因南北矛盾严重,让侨民回故里不会抵触,反而热情高涨,与当地军民合编也能加强稳定人心,若是荆襄籍士兵,连语言都不一,鸡同鸭讲搞不好就闹出大乱。
这样梁州就募了十四个军,随前军出征的就已经有七个军,留四个军担负辎重转运。汉中和南秦州勉县、阳平关一带各驻一个军,加部分益州兵临时驻防,剩一个抽选的精锐军还有大用。
另外还有庞山民上奏,有梁州刺史府左长史姜显、阆中太守甄法崇、晋昌太守隗曜、宋熙太守赵铄、晋寿太守马畴,白水太守王岑请谒陛见。
按旧制,郡守二千石大吏,虽已经改制,但还是要见的。而且,这全都是侨迁于梁州的北方大族出身,姜显与索邈有私仇,不是索邈不敢收拾他,也是为了边防稳定做出的忍让,甚至还为其提名升迁,这些大族的力量很强。
庞山民转呈,益州刺史刘道产、都督管义之奏疏。因去年秋冬益州叛乱,有南汉中韦处伯、阴平沈法兴、涪陵阮惠、江阳杜玄起、遂宁冯迁,一共五位郡守弃城而逃,蜀郡守任荟之则立有战功,所以刘道产带着这群家伙押着粮草赶来觐见述职。
中府虽早已下诏不追究罪责,但并不是不闻不问了,这个大过、污点是要发往荆州吏曹给他们备案的,以后这些人的迁调就要审慎了。同行的还有嘉梁羌三部酋道没连渠、马鲜渠、巴塘渠,他们要来谢恩。
而益州因战事,州郡兵制至今还没整编,管义之战后又率兵一万五千屯驻阴平,准备以嘉梁羌人为使,向党项羌借道,向西打下松藩再北击邓至城,其实就是搂草打兔子,以配合略阳方向的行动。
这整体上算来,战役规模将会非常宠大,计划出动中府禁军、加梁州边军共二十个军,算上管义之部就有战斗兵力十二万多,为此动员的州兵加民夫,总数已近二十万。
而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最多的一次,也不过八万多兵力,此时无论后勤还是战兵,比当年偏居一隅的蜀汉强出很多,有荆、湘与梁、益两条补给线,可持久作战。
夜雨很快就停了,空气终于变得凉爽,还有一丝丝寒意,刘义符再回寝房补睡了一觉,次日召见官员,视察军需库存,可要想天气一放晴就出兵,还需要有名望者出一个谶语。
这件事,庞山民就是个不错的人选,其早年时常远游,在荆襄与蜀中深富名望,于是下午得空,刘义符单独召见庞山民问计。
“大军既出要看天时,又要遵从实际,却不能过份地遵循节气,以臣观天象,三日后是九月初六,天气必然清朗,顺天应人宜出征,利建侯!待臣使人加以宣扬,则军心大定,可以誓师。”宠山民抚须微笑,信心满满。
刘义符大喜道:“甚好!九月初六,单论时日阴阳相辅,正好合适。”
</br>
</b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