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盖酒坊,帮忙的足有二三十口子人,就光吃饭也是件大事儿。
庄户人家遇上这种事,一般是从猪圈里架板子炒菜,为的是泼水倒水的方便,但这边地方太偏了,最后他们直接从小河那边搭了个棚儿,离着干活的地方就二三百步,隔着一层篱笆,灰尘也刮不过来,说不出的方便。
二三十个壮年汉子,一天能吃不少东西,唐四叔和周娘子都没有空,唐俊良还得在家收粮,祈旌也得着手准备盖新屋,一个个忙的不可开交,恰好唐时玥闲下来了,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于是就每天叫唐三叔带着唐时玥出来采办。
唐三叔只管赶车下力,唐时玥只管付钱,唐三叔只看着银钱流水一样撒出去,实在是心疼,不时的劝她:“玥儿,乡下人不用吃这么好,多少见点儿荤腥就不错了。”
唐时玥笑道:“三叔,咱们招待的好些,他们身上有力气,自然干的快些、上心些。”
唐三叔听她说的有道理,可还是觉得太费银子了,买个东西就跟不要钱一样。
他就瞅了个空儿,悄悄跟唐四叔说了。
自从唐时玥“脱了罪”,唐四叔两口子脸上都能看出一股子“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劲儿,闻言只笑道:“这个你不用管,听玥儿的就成。”
唐三叔有些无语:“一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什么!老四,不是我说你,你心里得有个筹算。”
“有甚筹算?”唐四叔笑道:“自从玥儿上手,还没找我要过一分银子,你操甚闲心?”
唐三叔吃惊的瞪大了眼:“难不成全用的祈小郎的银子?”
唐四叔笑着点头,唐三叔想了想,又劝他:“还是要小心,人家哪能白出银子,到时候还不知要虚报多少,来找你要银子呢!”
唐四叔道:“不会,他们不是这种人。”他拍拍他肩:“行了,三兄,你别操闲心,你就听玥儿的,有甚事我担着就成了。”
那边有人叫他:“唐四郎!”
唐四叔答应了一声,就赶紧过去了。
唐三叔虽然还是不放心,可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是依旧如此。
其实唐时玥说的没错,他们的饭菜做的实在,一道道菜都能见着肉,还是老大的肉片子,蒸饭胡饼米饭管饱,大家心里有数,做事自然就十分上心,真就像自家屋子那么盖。
酒坊那边是一天一个样儿,前后只用了十天,里外就全盖好了。
那一天也是黄道吉日,用过晚饭,就请了老木匠过来暖梁。
暖梁要在新房子里摆两条长凳子,把“中梁”架在万字糕上,再在中梁的两侧,分别系上红的绿的布条,红的在大边,绿的在小边,东为大,西为小,再在中梁的正中间系上一朵红布做成的大红花。
然后东家唐四叔上前,点起炮竹,再在中梁下头点燃芝麻楷,这时候请来的老木匠还要吟唱一番,这就是暖梁。
到第二天,便是上梁。
要提前做两个大法瑯锤,涂成红色,长一尺二寸,宽六寸、厚三寸,呈八边型,中间安一个木柄,木柄末端打一个小眼儿,用红头绳穿过去,便于吊挂。
然后再做几十个小法瑯锤,都是边长一寸二分的正八边形,中间打一个眼儿,插进一根筷子作为把子,也染成红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