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锐已经习惯了系统降临时的龟速加载,今日这次竟然秒出,鲜少如此,颇让萧锐惊讶。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秒出的降临会是啥?
萧锐顿时失去了兴趣,便打开系统随即一瞥,嗯?自己看到了什么!
再瞥,我的妈也!
三瞥,没看错,眼睛没毛病!
然后双眼被两个字的名字吸引住,再也移不开目光了。
“我艹,发达了。”
齐国皇都攻破,齐皇被抢战功的大夏将士诛杀,气得冠军侯狠狠呵斥了李存孝,怎么把人杀了,活抓回去不香吗?
既然杀了那就杀了吧,反正陛下和太子殿下也没要求活的,杀了还省心。
攻破齐国皇都的第三天,这座满目疮痍的京师之地才恢复安静。冠军侯已经下达了安抚诏令,许诺百姓可以回家,大夏兵马秋毫不犯。所有齐国将领和士兵可以归顺大夏,过往过失既往不咎。至于城中难民,也被井然有序的安排在城外扎营,大夏粮食管够。
对此,冠军侯派出捷报的同时,还向陛下和太子要粮,没粮食可不行。
安抚齐国局势的同时,冠军侯还有其他重要的事,一是北方的元军,正在皇城以北一百余里观望,他们抢走了一百六十万石粮食,还觊觎着大夏和齐国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让元军虎视眈眈,可不是冠军侯的性格,他立即安排李存孝和养由基统领二十万大军,向北进发。因为是第一次和元军较量,而元军又多为骑兵,机动性非常强,李存孝和养由基也不敢大意,生怕阴沟里翻船,真的吃了败仗那就难看了。
元军斥候立即将大夏兵马北来的消息传回去,元军首领也够狡猾,也想会会大夏兵马,便采用分而化之的战略,二十万元军立即分为三部分,拉来了距离,分散在三片地方,相互的距离不远不近,可以汇合,也可以远离。汇合便可成包围之势,远离便可迅速撤退。
反观李存孝的兵马,二十万大军中,骑兵并不多,只有四万,剩下的是其他兵种,比如盾牌营、刀斧营、弓箭营、枪营等等。大夏兵马讲究的是多兵种联合作战,而联合作战的威力可以以一敌三。
元军多是骑兵,兵种单一好坏参半。好处是强大的机动性,让人望尘莫及,进可攻,退可逃。并且骑兵的战力就比步兵战力要高,骑兵占据了马匹高大、迅猛的优势,可以冲垮步兵方阵,这也是前世蒙古骑兵所向披靡的原因。
当然坏处也很明显,一旦找到办法克制了他们的办法,那就是压倒性胜利,会教他们好好做人。
元军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故意分散化之,不敢直面大夏的多兵种配合。
而当李存孝知道元军的狡猾时,冷笑一声后,让他们如愿!于是也兵分三路,倒要看看谁是战场主角!
与此同时。
大夏不仅要对付元军,还要清剿齐国的那些起义军。上次齐国朝廷已经招安了大部分叛军,只剩下两三家,其中最大的就是南山军,所以只要消灭南山军,其他叛贼就是小打小闹了,不成气候。
南山军的据点在齐国皇都最东面的蓬州,这次他们率领近八万起义军西来,而当大夏攻破齐国皇都后,听到消息的南山军就出现了分裂。
因为从一开始,南山军就是赫亲王赞助的起义军,目的就是为了加速齐国的灭亡。赫亲王自然不可能把粮食直接给南山军,万一他收粮不做事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里面有自己的人。
南山军有三位头领,其中第三头领就是赫亲王安插的亲信,是赫亲王这些年发掘第一位将帅之才,便让他在南山军中坐镇。
如今,齐国被灭,这片土地落入大夏之手,南山军何去何从变成了重要的抉择。南山军大头领想回蓬州,在蓬州开国自立为国,在他看过,就算大夏灭了齐国,北方还有元军,让他两国打去吧,不影响他自立为国。
人都有做皇帝的野望,而且还没有自知之明。
至于南山军的二头领,则打算北上,去元军占领之地开创一片事业,因为他宁愿直面元军,也不想直面夏军。更何况,去打元军名声好啊,这属于驱逐外敌,将来就算闯不出名堂,投靠大夏也能换来功劳。
至于三头领,自然是想归顺大夏。如今赫亲王就在大夏了,他的任务也完成了,也该见好就收。而且在他看来,大头领的想法是白日做梦,自找死路。二头领是好主意,但是领着这群叛贼去对抗精锐的元军骑兵,脑袋秀逗了?
所以意见不合之下,南山军分裂了。
当冠军侯还没开始对南山军进行围剿时,南山军的大头领就带领三万余种退回蓬州。
二头领三万兵马北上,准备去北方闯一闯,而三头领则带着余下二万起义军继续朝京都走去,准备归顺大夏。
说也巧合,二头领和三头领刚刚分开,一个往北,一个往北,没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