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不南渡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十二章 脊背发凉(2/2)
 亲民和善,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是让军士能够保证足够忠诚度的最好办法。

    “面还能做什么事情啊?”他们并不了解。

    但赵榛却无法和他们继续解释了。“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现在说出来传到金人耳朵里,法子就不灵了。”

    赵榛卖了关子。

    不仅仅是害怕有人走路了风声,让金人有所防备。

    还有就是即使向他们解释,估计也解释不通,这涉及到化学知识。

    “陛下可是有破敌之法?”

    一些人有些急切的问道。

    赵榛只是笑笑,并没有再说下去。“好了,金人怕是很快就过来了,去山下多取些水,还有……”

    赵榛凝视些那被堆放在一起的面粉。

    “把面粉堆到高处。”

    高处,指的是山顶,那里的表层土壤已经被风吹干,裸露的岩石,光秃秃的,鲜有植被。

    金人不日而至,随时可能攻击,在此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

    剩下的就是需要上天爸爸赐于的那么一丁点得运气。

    ……

    留给赵榛的喘息时间少的可怜。

    金人的大军,在第二天的时候就已经集结于面前。

    整齐的阵容,瑟瑟的杀气,任谁看着都觉得……好强。

    “那些就是金兵么?”

    许多人在山头上,指指点点,望着那些金兵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却忘了那些人可都是来索命的煞星,随时会攻过来,取了他们的性命。

    金人不断增多,从四面八方围拢而来。

    他们并没有立刻进攻。

    实际上,在任何时候,打仗前都需要派一下使者交谈一番。

    就算是刚从原始社会步入封建社会的金人也是如此。

    金人之所以直接一部到胃的直接干到了汴京,也是因为大宋在第一时间没有跪在地上唱征服罢了。

    并且在攻城拔寨的过程中,大部分城池都是以先劝降,后发兵的政策进行。

    不然要是每个城池都死磕一遍,金人就是有百万大军都磕不到汴京。

    保存有生力量,这是任何一个合格的将领都需要拥有的思想。

    完颜宗翰也是如此,赵榛居高临下的守着山头,强攻肯定能攻下,但己方也一定会有伤亡。

    用语言诱导赵榛屈服,即使不能成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在进攻的过程中减少阻力。

    使者沿着山路,被守备的乡兵带到赵榛面前。

    使者整理了番言语,就代完颜宗翰传话。

    “今我大军以至,足以踏平这小小的山丘,你们抵抗又有何意义?若是还执迷不悟,元帅一令之下,你等皆为亡下鬼!”

    使者是汉人,准确的说是北汉人,借着金人的靠山,哪怕在一众的宋人面前,也是桀骜不驯的样子。

    连赵榛这个穿着皇袍的骚包,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这位仁兄,你知道朕在汴京做过什么事情么?”

    “什么?”使者不知道赵榛的意思。

    “朕在汴京……可是亲手砍死过你们的一个使者。”赵榛对着使者笑道。

    后者突然觉得有点脊背发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