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冬至过后,长安则越来越寒冷,不过皇宫之中反而是讨论得火热。
    “我们完全趁着这一次出兵,一举消灭颉利。”
    “早年大旱才刚刚赈灾结束,国库空虚,无力出兵。”
    “错过这一次机会,之后想要覆灭颉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武德殿之中的文臣武将各执一词,吵成了一团,似乎谁也不谦让谁。
    文臣自然是不希望出兵,毕竟现在刚刚安定下来,正是百废俱兴的时候。
    相反武将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他们只知晓一年之前颉利兵临城下带来的耻辱,至于后勤则就是文臣的事情了。
    哪怕是坐在首位之上的李世民同样有一些头疼,感情之上他是倾向出兵突厥,趁着颉利现在虚弱给予致命一击。
    但理智之上的话李世民知晓大唐实在是无力再支撑起一场战争了。
    不过机会就在一瞬之间,若是错过的话哪怕是李世民都觉得可惜,特别是消息这一来一回就是几天时间。
    朝议如同想象一般没有结果之后,李世民则是留下了长孙无忌三位重臣。
    “辅机,克明,玄龄,你们认为朕该出兵么?”
    李世民眼眸闪烁看着眼前三位智囊说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犹豫不决。
    “陛下,臣认为不可。”
    长孙无忌率先出声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坚决。
    “臣附议!”
    房玄龄缓缓说道,作为中书令,他更是清楚现在大唐的情况,实在是经不起一场战争。
    至于最后的杜如晦倒是有一点沉默不语,原因很简单他理解这一位陛下的心情。
    而李世民面色露出了一丝不愉,不由将目光落在了最后的杜如晦身上,若是就这样放弃机会的话,他心有不甘。
    “克明有何看法?”
    面对陛下的询问,杜如晦就无法保持沉默了。
    “克明附议,不过陛下倒是可以问问老师的看法。”
    杜如晦的声音缓缓响起,话语之中带着一丝郑重。
    “亚父?”
    李世民眼眸闪过一丝疑惑呢喃道,似乎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和这一位便宜岳父有什么关系。
    “其实老师擅长大势,只不过不为人所知而已,想必谋略不会差多少。”
    杜如晦眼眸流露出光芒缓缓说道,他并非是信口胡言,而是早有例子。
    当初他听老师讲学的时候,听到了老师讲到接下来可能发生混乱局面,天下烽烟四起。
    那个时候的他还不以为难,毕竟大隋国力那么强盛,然而随着时代推移之后他才发现似乎发生的一切都在的自己老师的意料之中。
    这算是他内心的一个小秘密,同样是杜如晦哪怕时隔多年之后依然选择拜师的缘故。
    “或许老师会有一些办法。”
    长孙无忌似乎想起了什么眼中不由一亮道,当年他跟随在老师身边的时候可不会忘记这一位老师的言乱。
    让他印象最深的便是杨广三征高丽失败了,当初老师结果还未出现就已经断定了必然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