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传说(又名江山如此多娇)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落雁传说(又名江山如此多娇)第35部分阅读
    这种痛楚,甚至超过了与司马良娣的死别?br />

    弘恭匆匆地走了进来,这个时候,皇上身边的太监们都识趣地躲在了角落里,若没有吩咐,宁可当个隐形人也不出来承担元帝的怒气。只有他不得不来,不得不面对元帝那几乎想将他撕碎的眼神。他也知道,这样一个大活人藏在冷宫一年多的时间,他这个内廷总管居然一无所知,实在也是失职。如今太后那边动作神速,已抢占了先机,若是他再不想个办法,那就只能看着王嫱出宫,而自己的脑袋,则要被皇帝摘下来当球踢了。

    一想到上午元帝回来时那铁青的脸色和怒火,他也不禁有些胆寒,只得小心翼翼地走近元帝身边,恭恭敬敬地说道:“启禀皇上,苏妃娘娘已经经太医院诊治完毕,身子比较虚弱,需要长期进补,只是那双眼睛只怕是以后都看不见了。”

    元帝漫不经心地哼了一声,又转了一圈,突然重重地叹道:“说什么朕富有四海,却连个女人都留不住,弘恭,想到办法了没有?若是王嫱真的要去那塞外,朕第一个就让你去作陪,今生今世都别想回中原了!”

    弘恭不由打了个冷战,想起那塞外的荒凉,酷厉的风沙。苦寒荒芜的土地,哪里是人住的地方,赶紧向元帝说道:“皇上放心。老奴已想到了一个办法,不过这办法。就得着落在苏妃娘娘地身上了。”

    “苏妃?”元帝皱起了眉头,“跟她又有什么关系了?”

    弘恭急忙说道:“皇上难道忘了,苏妃当初向皇上献舞的时候,精心装扮后的姿容,其实和那飞仙图上还是有几分相像地。”

    元帝点了点头。“那倒是,当初朕也是以为她就是那飞仙图中的人,后来才知道,不过是她地化妆易容之术比较高明罢了!咦,弘恭你的意思是,也学她的法子,另找一个女子化作王嫱的模样?”

    “正是如此!”弘恭微笑着说道:“如此一来,就算是以后那匈奴王发现了人画有别,也可推说是那画师可以美化。到时候米已成炊,又怎容得他再有异议!”

    元帝一扫眉间愁容,开怀地笑着说道:“弘恭果然是聪明。那这件事朕就交给你去办了,你务必尽快找到与王嫱相似的女子。明日那匈奴王上朝拜谢之时。就让她出来见面吧!”

    弘恭躬身答应,元帝则是乐不可支地找出自己地一管玉箫。又吩咐太监去取了把上好的琵琶戴上,一行人径直向建章宫走去。到了建章宫,远远地就听到里面传来悠悠的琴声,元帝听得那琴声中曲调委婉低沉,缠绵哀怨,忽如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於时,声之於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他本也是曲中高手,自然听得出那琴声中的无尽忧伤,一时之间,也不禁大感伤怀,想起上午王嫱在太后面前所说的自愿嫁往匈奴,如今看来,果然是被迫所说的违心之言。

    元帝走快几步,转过月门,一入建章宫,便看见王嫱在园中的水榭八角亭之上,焚香操琴,神色凄婉,眉目间似有无限愁云,让人一见生怜,恨不得亲手抚平她蹙起的眉峰,抹去她眼中的哀愁。

    “昭君!”元帝自从弘恭口中得知王嫱地本字,原是被皇后禁用的名字,此刻在他口中唤来,自然别有一番意味。王嫱闻声微微一颤,好久没有听人叫过这个名字了,抬眼望去,正是元帝快步向她走来,便站起身来,盈盈一拜,说道:“臣妹王嫱参见皇上!”

    元帝微微一笑,亲手将她扶起来说道:“昭君不必担心,朕自有办法不会让你去那塞外受苦,在朕的面前,也不必如此多礼,今日朕是来与你同奏一曲,看看能不能琴箫和鸣,成就一段佳话。”他这话中语带双关,说得王嫱面上微微一红,待看到他身后地小太监手里捧着的一把琵琶,不由惊讶地咦了一声,急忙走过去细细查看。

    只见那琵琶色泽暗红,身形优美,触之温润光滑,四弦十二柱,王嫱轻轻用手一拂,便流泻出一串溅珠泄玉般清脆玲珑地声音,她抱在怀里更是爱不释手,这琵琶比之喜媚地真身寒玉琵琶虽是稍差,但在凡间各色乐器之中,也算是极品,比那日她弹奏的琵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元帝见她如此喜欢,心下也甚是高兴,拿出自己地那管玉箫,轻轻横在唇边,吹出一段悠扬玩转的箫声。王嫱听得心中一动,先是低低地吟唱道:“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杨柳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待到元帝的箫声略一低沉,她的纤手一挥,那琵琶声顿时响起,如珠玉在盘,流水在侧,箫声高昂,琵琶轻盈,两相和鸣,自是无比动听。

    一曲终了,两人相视而笑,先前的陌生隔膜,全然在音律和谐中一扫而空,王嫱望着他,由衷佩服地说道:“想不到皇上的箫曲吹得如此清雅高绝,臣妹几乎无法跟上,真是相形见绌!”

    元帝缓缓地走近她身边,低下头来,几乎与她的面庞相接,柔声说道:“只要你愿意,以后我们常相合奏,自然会弹的越来越好。”

    王嫱感觉到他出的气息,脸上隐隐有些发热,刚想开口,低头一看,却见他腰间悬着一物,正是一块白色的环形玉珏,玉璧上雕刻着飞龙浮云,而完全吸引了她的视线的,却是当中镶嵌着的一颗暗红色珠子,非玉非石,上面隐隐有云气流动,闪烁着奇异的光彩,这块玉珏,赫然正是那云青曾提起过的九龙珏!

    第五卷 斗转星移 第九十二章 移花接木(上)

    元帝看着下面跪着的呼韩邪父子,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克制着情绪,淡淡地说道:“诸位平身吧,你们这一路之上,很是辛苦,也不必如此多礼了!”

    “多谢皇上关心!”呼韩邪虽已年过五十,依旧是挺直的脊背,朗声说道:“外臣能够朝拜天子,与皇上结亲,根本不觉得辛苦!”

    元帝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勉强地笑了笑,说道:“这个和亲一事,暂且放放,如今那郅支和康居联军被我军大败,西域已经稳定,就算不结亲----”

    呼韩邪霍然上前一步,直视着元帝说道:“皇上此话何意?莫非是想反悔不成?”

    “启奏皇上,”淮阳王也走了出来,拱手说道:“和亲乃是本朝列祖列宗的家法,呼韩邪单于忠心孝顺,如能结以婚姻,永息干戈,外则边境再无外患,内则减免百姓兵役之苦,实为我大汉社稷和天下百姓之福啊!”

    石显出列附议道:“皇上为一国之尊,金口玉言,还请皇上三思啊!”

    元帝听得眉毛直跳,看遍群臣,都没一个站出来帮自己说话的,只得清清咳嗽了一声,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朕又没说不结亲,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呼韩邪冷笑一声,说道:“多谢皇上美意,只是外臣时间有限,不能在京城长住,昨日皇太后所选的长公主外臣已非常满意,但求皇上将长公主嫁给外臣,臣自当尊敬守礼,按大汉的习俗迎娶公主。”

    “长公主?”元帝听得心痛。眼角余光一扫,见内室门口的弘恭冲他微微点了点头,知道一切已经准备好了。这才勉强地点头说道:“既然大单于如此心急,那朕就赐封长公主为宁胡长公主。等大单于你备好了聘礼,下月初八就可以迎娶长公主回匈奴了!”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韩邪虽然有些意外元帝的转变,但一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忍不住狂喜地下跪谢恩,山呼万岁。

    淮阳王和石显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怀疑,元帝居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要说其中没有问题才是见鬼了。

    淮阳王眼珠一转,又出列说道:“启奏皇上,册封长公主一事事关重大,还请皇上公开宣告天下,并请群臣参拜,方才显得隆重。”

    元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长公主来自民间。乃是太后所收地义女,册封一事,还要向太后请旨。淮阳王若是愿意,就请王弟你去太后那里禀告一声吧!”

    淮阳王没想到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只得悻悻地说道:“臣弟自当去向太后请安。多谢皇上提点。”

    呼韩邪也跟着说道:“启奏皇上,外臣能得长公主为妻。还要多谢太后,还请皇上准许外臣到慈寿宫拜谢太后赐婚之恩。”

    元帝心下不耐,早就有些厌了,便随口说道:“那就请淮阳王带大单于父子一同前往慈寿宫吧,各位爱卿有本便奏,无本退朝!”

    看到他如此神情态度,下面就算是有本要奏的大臣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待听得退朝鼓响起之后,看到元帝离去,而淮阳王和呼韩邪父子进了后宫去拜见太后,余下地群臣就开始私下里成群地议论起今日皇上这反反复复的态度和那长公主地来历。

    石显走到丞相匡衡的身边,低声说道:“丞相觉得皇上今日说话,为何会如此反复呢?”

    匡衡看了他一眼,他本是寒门出身,自由苦读,经历了几十年宦海浮沉好容易才爬到了今日的位置,对这个权倾朝野的大阉不得不需以委蛇,听到他这话中有话的问题,只得含糊地说道:“皇上自然有皇上地考虑,老臣怎么敢妄揣天意。石大人是不是知道什么内情,不知可否告诉我呢?”

    石显微微一笑,说道:“此事关系到皇上后宫家务,我又怎么敢胡言乱语,只是丞相得好好算算,若是有朝一日,皇上真的为了红颜一怒,大动干戈,这国库里的银子不知还够不够用的啊!”

    匡衡猛地一震,震惊地望着他,低声说道:“大人的意思是,皇上不想和亲,是想将长公主收归后宫?”

    石显打了个哈哈,笑道:“这我也不清楚了,只是随便说说罢了,丞相不必放在心上,告辞告辞!”说罢,他便扬长而去,留下一头雾水满怀疑窦的匡衡。

    匡衡思虑再三,此事虽说是元帝的家事,可是关系到两国交好,边疆安稳,看今日元帝的态度,只怕真的会发生什么意外。想来想去,想到了今日未来上朝地大鸿胪冯野王,便匆匆离开皇宫,去与这当朝头号大将商议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

    这边他们刚刚散朝,那边的云青便奉了太后旨意前来宣召王嫱前往慈寿宫。

    王嫱一看到云青,便急急遣退了宫女太监,拉着她到了内室,细细告诉她昨日与元帝相见,看到了他身上佩戴地九龙珏,那当中的红色宝石十之八九便是千年朱果。可是那九龙珏乃是皇上随身之物,朱果又牢牢地嵌入其中,除非砸坏了九龙珏,否则根本不可能拿下来。而损毁九龙珏一事事关重大,她左思右想还是没敢动手,只得来与云青商量。

    云青听得愁眉紧锁,郁郁地说道:“那九龙珏皇上从不离身,而他身边地暗藏地太监和侍卫,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你若想拿下来,除非是----唉,今日太后宣你进宫,只怕是要你去见那匈奴王,嫱儿,这该如何是好啊!”

    王嫱倒吸一口冷气,讶然说道:“今日就要见那匈奴王?我不是听说大婚之前不能见面地吗?”

    云青摇了摇头,说道:“太后说你要嫁去匈奴,就不必遵守我大汉的习俗,我想她是怕夜长梦多,皇上那里再有什么反复,可那匈奴王若是见了你,必然不肯再罢休,真的要你嫁去匈奴的话,不但苦了你,那朱果一事更是难于登天了!”

    两人正在发愁之间,突然听得门口宫女高声禀告道:“内廷总管弘公公到!----”

    二女面面相觑,他来这里做什么?

    第五卷 斗转星移 第九十二章 移花接木(下)

    淮阳王走在呼韩邪的身边,指点介绍着御花园中的奇花异草,一路谈笑风生,近得慈寿宫了,突然感慨地说道:“大单于近来运程不错,先是解除了郅支这个心腹大患,如今又能娶得我大汉第一美女回去,真是羡煞本王了!”

    呼韩邪呵呵一笑,忍不住问道:“听说这长公主原本是宫中的宫女,若当真是天下第一美女,那皇上为何不留着自己享用?反倒便宜了本

    淮阳王冷笑一声,说道:“你以为他不想吗?只是这天意弄人,那王嫱入宫之时得罪了皇后,被打入了冷宫,改了名字,根本就无人得知她的存在。虽然皇上无意间得了她的画像,四处寻访,却也没想到她就近在咫尺。大单于你求亲来的正是时候,皇太后知道此事,怕皇上为了这女子冷落皇后误了国事,便将她赐婚于你,你说这不是天意吗?”

    呼韩邪大喜过望,握着他的手笑道:“若是真能如王爷所言,本王日后定当重谢!”

    陶莫高跟在后面,听得满心不是滋味,他与淮阳王相交已久,自然听得出他画中的酸意和挑拨之意,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但见父王如此兴奋,又不便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地跟在后面,心里矛盾之极,既希望早些见到王嫱,又怕那人真的是她,若是她成了自己的继母,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

    到了慈寿宫,太后早已命人摆好了桌椅,准备了水果和点心招待他们,几人道谢之后,坐在那里听着太后跟淮阳王闲话家常。虽然也有宫乐歌舞,但是心里念及那个画中的美女,哪里还有心思享用。不时地向门口张望,等着那传说中的第一美女的出现。

    太后见呼韩邪那神不守舍的样子。忍不住有些笑道:“匈奴王今日怎么连酒都不喝了?本宫记得上次你来地时候,可是将本宫存下的好酒都喝光了,所以今日才特地给你备下的美酒,别人是以茶代酒,单于你倒是以酒代茶了!”

    呼韩邪干笑了两声。举杯遥遥谢过太后,说道:“多谢太后美意。呼韩邪心直口快,也不瞒太后,昨日看了太后派人送来地长公主画像,当真惊为天人,呼韩邪能得此美满姻缘,还多亏太后成全。只是方才想见公主之心太盛,在太后面前失礼了,还请太后多多包涵!”说罢将一杯酒一饮而尽。气势豪爽,看得太后忍不住掩口微笑。

    “长公主到!----”随着传令太监的一声唱迎,两个宫女扶着个宫装高髻女子缓缓走了进来。

    长公主身穿淡青色礼服。外罩红底彩绣形似团裙地绶带,另加了四条飘带。赤黄青紫。腰若削素,系着条宽腰带。带钩是个黄金的辟邪品。她梳着高高的入云髻,玳瑁簪子碧玉钗,垂珠耳金步摇,仪态端庄大方,姿容秀丽,明艳动人,走到大殿当中,向着太后款款下拜,不卑不亢地说道:“臣女王嫱,参加太后,愿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远远地看着她,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可是一来老眼昏花,二来跟着她的便是云青,她面上又上了浓妆,一时之间只得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嫱儿来的正好,那边便是淮阳王和匈奴王,还有匈奴王子----”她说话地时候,长公主一一向那几人行礼,他们也都站起来回礼,只是一双眼睛都无法移开半分地黏在她的身上,直到她款款走到太后身边坐下,太后轻轻地咳了一声,他们这才回过神来。

    淮阳王觉得这个长公主美则美矣,但总觉得缺乏点生气,与初次在香溪相见时那个纯净清灵的女子总有些不同,可是当初也是惊鸿一瞥,心中虽有疑虑,也只能轻笑着问道:“听说长公主是南郡人?”

    长公主看着他微微一笑,说道:“臣妹是南郡秭归香溪人,多谢王爷关心。”

    淮阳王见她说的不错,眼珠一转,又说道:“秭归多出美人,长公主国色天香,真不愧是香溪第一美女!听说长公主妙善音律,尤善琵琶,不知能否为我们弹奏一曲呢?”长公主轻叹一声,伸出手来,手腕上包裹着一圈白布,上面还隐隐有些血渍沁出,她抱歉地轻笑道:“真是不巧,昨日我不慎摔倒,正好摔伤了手腕,所以今日不能为各位王爷弹奏了。”

    呼韩邪早就已经看得有些呆了,虽然觉得真人没有画中的那般仙姿玉质,也是难得的绝色佳人,心道那画中人物,果然还是夸大其实了。饶是如此,对他而言,这等美貌的年轻公主能娶到手,也是一桩美事,听到这里才急忙接过来说道:“我行馆里有些上好的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