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的关系圈很快就会建立起来。
但第一个人很重要,碰到什么样的人,就建立什么样的圈子。所以他特别谨慎,想一开始就建立一个高档次的圈子,少遇骗子,少走弯路,才容易成功。
这个人到哪里去找呢?他想来想去,决定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去找。老干部离退休后没事干,搞中介的特别多,他们有身份有地位有素质,也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是最好的介绍人。
这天,他按照电话黄页上的地址,打的来到一个老干部活动室。一进去,他就楼上楼下走来走去观察。里面的老干部们不是在打牌就是在下棋,他一个也不认识,一时不知怎么跟他们搭讪。
他转了一会,一个慈祥的老太太过来问:“你找谁?”
他灵机一动:“说,我找一个老干部。”
老太太问:“他叫什么?”
他就胡说八道起来:“我只知道他姓宋,具体叫什么,我不知道。我是搞工程的,他给我介绍过一次工程,但我不知道他的手机号码,联系不上了。”
老太太就冲里面的活动室喊:“谁姓宋,这位先生搞工程的,要找一个姓宋的老干部。”
里面一个高个子老年人走出来说:“我姓宋,你是?”
孙洪兴赶紧递上名片,又给了那个老太太一张,然后故作四顾寻找的样子,这个老宋说是经常到这个活动室里来的,怎么没看到他啊。
这时,旁边一个活动室里又走出两个老年人,很感兴趣地问:“你是搞工程的?”
他给他们一人一张名片说:“是的,我是这个公司的,有机会,请多多关照。”说着,就冲他们亲切讨好地笑,笑得象花一样灿烂,然后依依不舍地与他们挥手告别。
他相信一定有收获。果真只过了三天,他在郑州新买的手机号码就第一次激动人心地响了起来。
“你是王洪宝吗?”电话里传来一个老人中气不足的声音,“我是老干部活动室里碰到你的老金啊,我想,给你介绍一个工程,你什么时候有空?”
他欣喜若狂地说:“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到哪里谈?我马上赶过来……”
于是,孙洪兴很快就在郑州市里一个串一个地认识了一批介绍人,开始成天被他们拉得东奔西走地忙起来。但这次他不象上海那么走运,第一次吹牛就吹到一个大工程,吹成了一个新上海人,而是吹了十次二十次都不灵了。不仅没吹到工程,吹成新郑州人,还把自己的钱都吹光了。
他在上海当过捣浆糊人的头,算是很有识骗防捣经验的,但在郑州不管用了。他没想到郑州的骗子真的比上海还多还厉害,以前似有耳闻,说郑州的骗子多得让人谈虎色变。刚来时,这个骗人的高手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自以为有识骗的火眼金睛。防骗的特殊本领,根本不怕,没想到只几个回合。
就败在了郑州的骗子手里,领教了他们的高明和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