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糟糕,我真是忘记的干干净净了,你到家了理该要回去报平安的,我的错。”
何小丽哭笑不得,他们一下火车就聚餐,聚完餐赶回家,到了家里又忙着安顿她,哪里顾得上别的,再说他也是头一遭应付丈母娘,经验尚且不足:“没事,你陪我去一下吧。”
外面天很冷,幸好有张澄带过去的羊绒衫,穿上暖和多了,也不会太臃肿,上面再罩了一件厚厚的棉衣,基本上就很暖和了。
两人并肩走到巷子口,看见刚才那个电话亭。
守着电话亭的是个中年男人,大冬天的天也冷,他头上戴着一顶厚厚的棉帽,身上穿着军绿色的棉大衣,很像横店通用明星款,这种军大衣在这个年代很应景。
中年男人守在这里一整天了,一到年节,打电话问候亲人的也特别多,他要到七点才能下班,内心想早点回家的热情,跟需要加班的烦闷,交织在一起。
看见这一男一女走近来,中年男人哼着京腔说:“三分钱四分钟,抱电话号码和门牌号。”这个年代打电话不仅要电话号码,还需要提供门牌号。
电话号码何小丽记得的,但医院的门牌号她不记得呢,刚想翻她的小本本,付欧利索的报给中年男人。
他记性好,对数字特别敏感,最重要的是对她的事情也比较上心。
何小丽感感。
女儿打小就跟爸爸亲,电话那头的何正听见女儿的声音,也挺高兴的:“到了就好,爸爸妈妈这里你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你们两过好年就好。”
付欧当时过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比较仓促了,因为省内人流量大,从新蔡去省城的火车票最紧张,反而从县城去北京的火车票比较好买,在买火车票前,付欧给何正也打了个电话,何正当然没意见,他那里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姑娘嫁人了再回家过年是不好的,女儿还是去北京过年比较好。
其实办婚礼的时间当时也都提了一下,选在了二月二十,那个时候何正和沈悦夫妇都能请得到假来,再加上天气暖和了,方便出去玩,再晚一些,付欧的父母又该要出国了。
到时候天气也暖呵一些了,岳父岳母来北京就不会太冷。
沈悦听见丈夫跟女儿讲上话了,忙过来抢了电话,语气里面满满都是欣喜:“小丽,你到了吗,你还好吗,北京天气冷,你要注意保暖。”
何小丽在电话那头哈着气儿,还骗她妈:“这边不冷的,我穿的可暖和了,您自己要注意,不要搞感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