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马车还到大队仓库,立刻到养鸡厂找钱淑兰。
钱明华只要想到儿子还在公社受苦,他就心疼,一脸的萎靡,“小姑,我爹去送鸡苗还没回来。我现在能依赖的人只有您了,您帮帮月涛吧。”
钱淑兰拍拍他的胳膊,安慰他,“我已经托郭三生好好照顾月涛了。只是这事你也急不来。毕竟双方都有问题。现在就看谁能抗得住压力了。”
钱明华依旧不死心地追问,“如果吴丽君死不承认呢?”
钱淑兰摊了摊手,有些无奈,“那就耗着吧。反正本身就是证据不足,双方各退一步。当然这是最坏打算。咱们还是让吴丽君自食恶果为好,要不然谁知道她下回还会咬谁。”
听到小姑这话,钱明华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儿子能回来就行
等钱明华走了,钱淑兰觉得这事还是早点结束为好。如果让吴丽君得逞,岂不是给这些知青们开了一个好头,那他们王家村还有太平日子可过吗?
下午,孙大琴下班回来。看到钱淑兰居然还没回去。
孙大琴把自行车推到走廊底下,而后才坐过来,“娘,你是有什么东西要我帮着买吗?”
因为孙大琴一直上班的缘故,她还真没什么时间八卦村里的事。
钱淑兰只好把这两天发生的事简单跟她说了一遍。
孙大琴觉得自己像是在听大戏,“郑小花的脑子被狗给吃了吗?居然这么坑自己儿子。”
钱淑兰没说话,在她看来蠢不是主要的,控制欲强和自以为是才是要命的缺陷。
钱淑兰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你明天到供销社帮着问问看卖头花和纸笔的柜台还认不认得吴丽君。”
孙大琴略一思索就明白婆婆要干啥了,不过她却不怎么看好,“最近买东西的人挺多,再加上学生又开学了,恐怕售货员也记不住。”
钱淑兰其实也没报太大的希望,只是有希望总比没有的好,“试试看吧。记不得就算了。”
孙大琴一想也是,反正只是问一下又没什么。
第二天,孙大琴下班回来,迫不及待地把好消息告诉婆婆。
孙大琴边说边笔画,“纸笔的售货员确实不记得了,不过卖头花的售货员却还记得。因为年后几乎没什么生意,客人并不多,她说自己有印象。我听她形容还挺像吴丽君的。”
那些读书人从骨子里就透着一股清高劲儿,看着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